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課,和同學們一起大聲朗讀,這是我們每個人最熟悉童年場景。但你見過只有四個人的學校嗎?
在湖北省通山縣留阻村的一所小學里,只有四名學生和一名老師。這里人口稀少,適齡兒童大多被家人送往臨近的鎮上讀書。為了讓依然留在村里的適齡兒童正常就學,村里保留了這個教學點。“90”后教師賈美景是這個教學點唯一的老師,需要負責語文、數學、道德與法治、科學、綜合實踐等所有小學科目的教學工作。
腳踏黃土,頭頂驕陽,心中仍有詩和遠方。讓每一個孩子獲得平等的教育機會,對很多貧困地區來說并非那么簡單。
給孩子開一間圖書館
像賈美景這樣守護孩子讀書夢的人并不在少數。“村口那棵中了暑的老槐樹,只是稍稍動了一下心思。秋,便一下子綿陽千里。”李翠利站在田埂上,用她并不標準的普通話,念著這幾句詩。
李翠利從小生在河南農村,職高文憑的她,最喜歡看書寫詩,夢想成為一名作家。2008年,因看不慣農村惡俗表演,李翠利在自家超市辦起“圖書館”并取名“微光書苑”,旨在推廣鄉村閱讀。
“一片曠野上雜草叢生,給曠野除草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李翠利從書上看到猶太人為使孩子讀書,就在書上抹上蜂蜜,讓孩子覺得書是甜的。于是,村中孩子們不愿意來看書,李翠利便用糖作為吸引孩子們的手段,果然有不少孩子聞訊而來,113本書一星期就被全部借光。
孩子們在微光書苑讀書
為給孩子們找書,李翠利蹬三輪四處收書,常常會收到外人異樣的眼光,甚至是言語上的傷害。直到上海一公益組織知道了李翠利的事跡后,捐來了3噸書,才真正解決了微光書苑的書荒。
“從那時起,以后都是好時光,”李翠利說。為了給孩子們更正規的教學,李翠利特意招來年輕的志愿者,教孩子們學普通話,不僅讀紙質書,還讀電子書,讀電影,讀音樂。零門檻、免費看,這個標準李翠利踐行了多年,并拒絕任何形式的捐款,只接受捐書。目前,微光書苑每周日下午都會開展活動,共有圖書4000余冊。
李翠利說:“把種子種在孩子心里,人就不會走歪走偏”,自己是在用生活供養理想,在田埂守望書香。
公益:與“星”同行
提起楊冪你會想到哪些關鍵詞,演員、帶貨女王,女神……其實,楊冪多年來一直熱心公益,參與了多項公益活動及捐款,以自己的力量帶動粉絲積極關注了解公益。2017年,楊冪正式成為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愛心書箱”公益項目形象大使,與貧困留守兒童一同閱讀。
學生收到楊冪捐贈的愛心書箱
早在2018年新年來臨前,來自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共5000名學生們陸續收到了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愛心書箱”作為新年的禮物,此次是由演員楊冪和騰訊公益愛心網友捐贈,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孩子們通過這些書籍學到更多的知識,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山西忻州市河曲縣南園明德小學的孩子多是留守兒童,很多是由年邁的老人幫助照顧,還有的是單親家庭。“愛心書箱”的到來,讓孩子們在寒冬里感受到暖意,他們把十幾本書拿在手里反復地看,來回摩挲久久不愿意放下。同時,在其他項目學校,“愛心書箱”也受到了孩子們熱烈歡迎,他們在“回音卡”寫上滿滿感謝的言語回寄過來,還有受助學生老師和家長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打來電話,表達謝意。
此外,2012年,楊冪正式成為中國扶貧基金會愛心包裹項目年度愛心大使,至今已9年。2019年,還曾作為星光隊員,參與CCTV6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以實際行動帶領大家走進湖南平江,為脫貧攻堅戰助力,并于2019年,陸續為中國扶貧基金會愛心包裹項目捐款50萬元,為新浪四川暖冬行動項目捐贈20萬元,為芭莎課后一小時項目捐贈50萬元,帶動大家一同參與公益項目。
明星帶有先天的流量和曝光度,他們對于公益的關注,可以在社會上引起較大的反響,吸引更多人投身公益領域。
關注孩子的身體成長與鄉村教育事業,演員陳赫一直在身體力行,也曾獲得2019年度鳳凰網“美麗童行”愛心大使稱號。作為蒲公英兒童圖書館項目的捐建者,陳赫截至目前已在4所小學捐建了5座兒童圖書館,2019年11月陳赫·蒲公英兒童圖書館(湖北宣恩二實小)二館建成并開館。他希望可以讓書本幫助孩子們敲開知識的大門,讓孩子們知道,原來文字創造的故事這么美麗,原來世界會這么豐富……
陳赫和孩子們
同時,作為中國扶貧基金會“鄉村基建項目愛心大使”,陳赫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共同設立“陳赫鄉村公益愛心基金”,個人現金捐贈1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用于幫助貧困地區的鄉村基礎建設。直播間助力電商扶貧,合計銷售扶貧產品超3萬單,累計成交額超100萬元,并將直播間禮物收益全額捐出。
明星+公益,有正正向善的積極效果,讓愛心的水滴,匯聚為河,奔涌成海。
巴別夢想家:讓留守兒童走出封閉
2009年,璐瑤從英國留學回國,來到廣西省田陽縣巴別鄉短期支教。后來璐瑤辭掉工作,長期駐扎在巴別鄉,成立了巴別夢想家。
作為一個以情感陪伴和社會化學習為核心的實踐共同體,巴別夢想家通過長期穩定的定向資助和豐富多元的參與式工作坊,支持貧困、封閉的鄉村孩子成長為融入的、有責任感的社會人。11年來,巴別夢想家用十一年陪伴了107個孩子,深入陪伴的試點打造,見證著孩子們一個個的變化,點亮了一群孩子的人生。
蘇富光就是其中一位。1996年,蘇富光出生于巴別鄉。村里消息閉塞,交通不便,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很多人初中都沒讀完就輟學,此后要么在村里耕田務農,要么到外地工廠打工。
兒時的蘇富光也曾以為自己將來大概也只有這兩條出路,直到13歲那年他遇到了巴別夢想家公益項目。
從此,蘇富光擁有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到公園里賣氣球,第一次給村里老人服務,第一次排練話劇……“巴別夢想家”十年陪伴,讓這個曾不知夢想為何物的農村孩子,變成一個自信、有擔當的青年。
2015年蘇光富考入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在學習之余,他參加各類兼職,并在每個假期回到巴別鄉,和其他大學生志愿者一起,為弟弟妹妹們組織各種教育活動和社會實踐,如同他們當年參與的一樣。許多長大了的“夢想家”們都常說,離開是為了回來,“當初自己怎么成為夢想家,就帶著孩子怎么成長。”
十年的陪伴,夢想家的孩子們從觀察者、到參與者、再到貢獻者。也從最初的在家庭中承擔責任,到在夢想家中承擔責任,到為家鄉、進而為社會承擔責任,從而完成了“社會化”的過程。在持續進化的對自己的權利義務的體悟中,夢想家所培養的人不再是追求個人利益和階層流動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是承擔社會責任,追求自我實現的青年人。
目前,楊冪、陳赫、巴別夢想家分別入圍鳳凰網2020行動者聯盟公益盛典的“年度公益人物”和“年度公益項目”。獲獎個人、項目及企業將于12月1日行動者聯盟2020公益盛典正式揭曉,歡迎大家繼續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