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接觸網檢修工,主要負責維修和養護鐵路上的供電設備,受高鐵運行限制,但又必須確保高鐵的正常運行。因此,鐵路接觸網檢修工們,只能在夜間進行高空作業,所以他們被形象地稱為“深夜蜘蛛俠”。
而除了檢修供電設備,在貴州凝凍的特殊天氣狀況下,他們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打掉覆蓋在供電設備上的冰塊,所以他們也被稱為“深夜打冰人”。今天,請隨著記者的筆觸,來看看這些“深夜打冰人”。
圖為檢修人員在打冰
貴州的冬天,除了凝凍還是凝凍。近日,貴州境內遭遇了非常嚴重的凝凍天氣,溫度陡降至零下。
12月15日零時起,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貴陽供電段啟動冰雪凝凍自然災害應急響應,加強管內高鐵、普鐵線路上重點路段的冰雪凝凍領示點監控。
在貴北高鐵樞紐、成貴線黔西、川黔線扎佐等地區,供電設備出現了凝凍覆冰。段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迅速指揮工區出動巡視和打冰。
圖為檢修人員在打冰
21時10分,畢節供電車間畢節供電工區職工胡亮登乘動車,巡視畢節至貴陽北區間設備,摸清覆冰狀態,及時反饋至調度中心。
與此同時,畢節供電車間技術員羅培松,組織黔西供電工區職工應急出動。23時50分,黔西打冰應急組抵達大黔間,實施打冰。
1403658號接觸網作業車搭載著16名應急人員,進入區間,開始巡視設備覆冰情況。40分鐘后,應急人員確定了打冰范圍,請求作業命令。
1時13分,下達停電作業命令,打冰任務開始。
鴉雀寨特大橋、白巖腳特大橋等區段覆冰嚴重,狹長山谷的寒風穿山而過,在接觸網線上形成附著性很厚的冰棱、冰塊,最厚覆冰達兩指寬。
為了盡快除冰,保障首趟動車正常開行,應急組兵分兩路,同時打冰,提高效率。上行線,應急人員利用作業車緩行,在高空平臺上打冰。下行線,應急人員利用長桿打冰棒,采用人工打冰。
圖為檢修人員在打冰
寒夜中,山脊的線條也隱在黑暗中,只有接觸網作業車的燈光,照亮了前行的打冰線。隨著晃動著的人影和揮動的打冰棒,碎冰一陣陣如雨般拋下,落在砟道上,發出不小的聲響。
移動的高空作業平臺上,作業人員兩腿分開,穩穩站立,迎著寒風,舉臂打冰,不一會,眼睛就被風吹得發酸流淚,耳朵發紅發痛。雙手雖然戴了布手套,但僅起到防滑目的,并不保暖,很快就被凍僵。
地面應急人員也并不輕松。王耀振是地面應急組的負責人,他帶領四人縱向展開打冰。他們身著厚棉衣,但寒風仍然灌進領口、袖口,鉆入身體的皮肉里,冷得刺骨。打冰的長桿棒重約10斤,揮舞起來并不輕松。鋼軌、砟道都覆著一層薄冰,一不小心就容易滑倒。地面應急人員套上防滑鞋套,以半溜半走的方式謹慎前行。這時,又下起了雨夾雪,大家的衣服、鞋襪都被漸漸浸濕,非常寒冷。
2014年參加工作的陳立,在參加完地面作業后,發現網上作業任務還未完成,就原地跺腳搓手熱熱身,又主動申請上平臺打冰,緩解了人手不足的困難。
雖然困難頗多,但應急人員仍努力保持打冰速度。針對不同部件、不同部位、不同厚度的覆冰,選擇不同的打冰棒頂部金屬工具,找準角度,精準而快速地敲擊覆冰。
圖為作業車在工作
“別說極端天氣,平時在橋上干活都挺難。”技術員羅培松說。成貴線云貴高原境內,海拔近2400米,不少橋梁都是建造在高度20~30米的兩山之間,被稱為“云上高鐵”。而接觸網設備距離橋面還有5.5米,攀爬在網上作業的人員,真可謂是懸在天空的“蜘蛛俠”了。
風大,是橋上作業的最大困難。強烈的穿山風從側面吹來,吹得人有些站不穩,人身安全受到極大的威脅。安全帽的防風扣必須扣牢,緊貼頭部,工具、材料都需裝在工具包或固定在身上,防止吹落。
而夜間作業,更是“高處不勝寒”。一年四季,夜間在貴州的高橋上進行高空作業總是寒冷浸骨。“一點熱氣都被山風吹散了。”作業人員陳立說。
羅培松、陳立、王耀振都是“90后”青工,從成貴線開通就扎根這里,經歷了條件艱苦的無數次夜間作業,練就了專業的硬本領,在這條線上,熟悉成貴供電設備的每一顆螺栓,這些“90后”已經成長為技術主力。
“去年冬天,成貴線也被凝凍過。”羅培松說,“今年對待凝凍就更有經驗了。”凝凍前日,羅培松就發現氣溫異常,主動放棄周末休假,駐守黔西,果然“迎面出擊”凝凍,保證了此次應急忙中不亂。
圖為作業車在工作
“每年這個季節都會有“覆冰”的情況出現,相對于平常檢修接觸網來說,“打冰”的工作難度大了很多。”羅培松說,因為要冒著嚴寒在高空中連續作業,所以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考驗。雖然已經經歷過了多次打冰,羅培松依舊會在每次作業中集中精力作業,確保接觸網上不留一塊覆冰,讓列車安全運行。
冰渣飛濺,不一會就消耗了應急人員體力,長時間高舉的雙臂酸麻腫脹。人雖累,但時間緊,生怕追不上黎明的速度。大家咬緊牙關堅持、堅持、再堅持,最終出色的完成了打冰任務,從而保證了動車組列車安全正常運行。
“報告調度中心,畢節供電車間打冰任務結束,大黔間區間可恢復正常運行速度,今天的首趟動車可以正常開行,報告完畢。”
圖為檢修人員耳朵被凍紅
5時,5.6公里的打冰任務順利完成。乘坐作業車的返回途中,大伙兒也不忘開開玩笑,以此來忘了寒冷與疲憊。
天還未亮,而“打冰人”的工作剛剛結束。對于他們來說,雖然打冰的過程是不易的,但作業完后能夠保障動車組列車的運行安全,他們覺得“值”!
動車組列車安全運行的背后,是他們的默默付出。他們在深夜的工作崗位上,用實際行動為動車保駕護航!為他們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