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會持續開展職工志愿服務活動,“工”字號特色的創新項目不斷涌現——
百萬職工點亮“工會藍”
閱讀提示
近5年來,四川省總持續引導職工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全省21個市州和產業、企業工會注冊職工志愿者人數超過200萬名,職工志愿服務組織近1萬個,職工志愿服務延展到了社會的神經末梢,“工會藍”的星星之火已呈現燎原之勢。
女教師志愿把“女童保護”兒童防性侵知識講座送到雪域高原的小學課堂,外賣送餐員“兼職”做起防疫宣傳員穿行于大街小巷……近日,在四川省總工會“點亮工會藍 創造新奇跡——四川省優秀職工志愿服務創新項目推選活動”的終極評選中,15個職工志愿服務創新項目脫穎而出。
近年來,四川省總持續引導職工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超過百萬名職工參與其中。此次入選的職工志愿服務創新項目,正是四川省總推進職工志愿服務工作邁向制度化、標準化、專業化、常態化、品牌化的生動案例。
“工會藍”的星星之火
四川職工志愿服務總隊是一支在5年前從零起步的職工志愿服務隊伍,目前“工會藍”的星星之火已呈現燎原之勢。
2015年3月5日,四川省總正式組建四川職工志愿服務總隊。隨后,全省21個市州、50余家省產業和直管企業工會相繼組建職工志愿服務支隊;市州下轄的縣市區和企業工會下屬單位成立“職工幫扶志愿服務大隊”“職工法律援助志愿服務大隊”等各類分隊3000余個。
近年來,四川省各級工會組織持續開展專業化、常態化、品牌化職工志愿服務活動,把身邊的困難職工、農民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作為關心關愛的重點,逐步建立職工需求檔案和職工志愿服務項目庫。僅5年時間,全省21個市州和產業、企業工會注冊職工志愿者人數便超過200萬名,職工志愿服務組織近1萬個,職工志愿服務站點5000余個。以“幫扶困難職工”“農民工平安返鄉”“送文化到基層”等為代表的系列職工志愿服務品牌活動不斷涌現。
如今,只要職工群眾有需要,一批身著印有“工會”字樣藍馬夾的職工志愿服務者就會提供相應的服務,他們被職工稱為“貼心人”。
“工”字號特色項目涌現
“果粒超大、品質優良、味美香甜的馬奈櫻桃,你可不要錯過喲”——日前,在阿壩州金川縣馬奈鄉中心小學旁,中建二局一公司成都分公司的志愿者上演了一場兒童節公益直播活動。
從舉辦一場場公益活動到形成一項項志愿服務品牌,該公司工會以“建證力量·攻堅先鋒”為主題,開展了教育扶貧、消費扶貧、捐資助學、敬老院服務等100多項職工志愿服務活動。
當四川路橋機械化施工分公司選派的駐村幫扶隊員來到涼山州喜德縣洛莫鄉,看到當地唯一的學校里,200多名學生住的是30架簡易破舊雙層床,一架雙層床擠5~6個人時,該公司立即啟動“情系大涼山 愛心助成長”愛心手拉手行動,不僅帶去供全校師生一人一鋪的雙層床,還捐贈了生活學習用品等物資。
“這些項目看起來都不大,但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問題,而且兼具稀缺性、精準性、創新性,并帶來較好的社會效果。”四川省總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在全省工會系統職工志愿服務工作的持續推進中,具有“工”字號特色的志愿服務創新項目日益涌現,企業與職工的參與熱情十分高漲,此次開展優秀職工志愿服務創新項目推選活動,就是為了做優做活全省職工志愿服務工作,增強全省工會職工志愿者組織、項目的影響力。
“五化”建設展示志愿者風采
四川省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15年起,省總以“關愛在身邊·職工在行動”為主題,在全省工會系統全面推進職工志愿服務制度化、標準化、專業化、常態化、品牌化的“五化”建設,通過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職工志愿服務活動,在廣大職工中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2020年,面對疫情,四川各級工會組織職工志愿者近100萬人,參與疫情防控、心理疏導、法律咨詢、社區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全力服務疫情防控和助力復工復產工作。同時,四川廣大職工志愿者通過駐村幫扶、支醫、支教、支農等志愿服務活動,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職工力量。
“類似上述由工會引導的職工志愿服務延展到了社會的‘神經末梢’。”四川省總相關負責人稱,此次開展四川省優秀職工志愿服務創新項目推選,涵蓋脫貧攻堅、醫療衛生、社區治理等多個領域,接下來,省總將對15個優秀職工志愿服務創新項目給予一定的支持。此外,還將持續講好職工志愿服務故事,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志愿服務氛圍,為動員和發動更多的職工志愿者來服務社會、奉獻愛心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