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臨終前的關懷守護,在生命盡頭種下一株花
2021-02-07來源:鳳凰網公益
       暖色調的墻壁、溫馨的照片墻,床頭擺著精致的花束……如果不被提前告知,很難將北京老年醫院的關懷病房與“死亡”二字聯系起來。

E0AD17B6AE86F3D937F63E805714E631CC2160D0_size17_w500_h306
老年醫院照片墻

       但和普通病房不同,這里接收的都是沒有治療希望、生命可預期的病患。很多是癌癥晚期、心肺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的病人。相比于其他科室病房里緊張忙碌的景象,關懷病房里更加安靜,節奏也相對更慢。更多的時候,是醫護人員拉著病人的手,輕聲詢問今天的身體狀況。

       食欲怎么樣?精神狀態如何?今天有什么想要做的事嗎?這些細微的變化他們都會觀察記錄。時不時護士們還會和家屬聊聊,交代注意事項。“對于這一階段的病人,我們治療的目的不是為了治愈疾病,是為了讓他們感覺到有尊嚴。”關懷病房主任姜宏寧說到。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死亡一直是被避諱的話題,卻也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如何度過生命的最后時刻,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雙重折磨下的臨終病人

       王桂芳(化名)是關懷病房中的一員。2013年查出癌癥,她經歷5年治療也沒能遏制癌細胞的擴散。住進關懷病房時已是晚期,多臟器轉移,因腎功能衰竭,身體無法承受常規透析,兩度進入ICU。生活也并未眷顧她的家人,丈夫全身大面積燙傷,兒子在大學三年級時從山上摔下,昏迷六個月零三天,最后雖然活了過來,但身體留下了嚴重后遺癥。

       由于在家臥床時間較長,王桂芳的身上出現壓瘡,丈夫需要兩個小時就幫她翻一次身,但身體的痛苦也會因挪動加倍。丈夫不忍看到她如此痛苦,便將其送入了關懷病房。從第二次住進關懷病房,到最后人生旅途的結束,只留給王桂芳二十天的時間。
 
3B37F5072A5B037F1CF07E3DF48300714D219F00_size45_w1024_h682
 
       病房里的她總是愁眉不展,最初醫護人員以為是病痛折磨,每天按摩,盡量減輕,并安撫她“病痛很快就會過去。”后來在狀態好一點的時候,醫護人員與王桂芳交流后,才得知她的痛苦不僅來自于病痛,還有對死亡的不安與恐懼。

       這種不安與恐懼正是來自于丈夫和兒子。有一次家屬探視,當看到兒子時,她說“叫你爸爸進來吧!我不愿意看見你”兒子就笑了笑走了出去,看著兒子的背影,她含著眼淚對護士說“我看見他,我心里就難受,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我走了他可咋辦呀?”

       王桂芳的困境也是許多臨終病人的真實寫照。英國一項研究表明,93.75% 的病人渴望生命末期減少不必要的搶救和治療,盡量避免過多有創性的操作與治療,期望舒適、體面地離世。減輕癌癥晚期的痛苦,緩解對離世的恐懼,使病人能以相對舒適的狀態度過生命的最后時光,這成了許多病人的愿望,也是家屬的愿望。

       得知王桂芳的事,站在同為人母的角度,護士們總是鼓勵她,“生命的長短也許自己不能決定,但能給兒子留下影響其一輩子的精神動力,用勇敢、堅強、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在旁人的積極開導下,王桂芳的眉頭漸漸舒展開。
 
D9D4B7B570F61F81AEE8036EF2F5C6ED7F36A97F_size77_w1080_h720

       “一直以來人們對死亡的避諱,導致我們不知道如何跟臨終的家人交流,也不知道病人內心的真實想法?;蛟S老人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是愛和陪伴。我們需要專業人士與病人溝通安撫,能讓他們安心地過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北京十方緣心靈呵護中心創始人方樹功曾說。

       讓每一個生命有尊嚴地離去

       關懷病房里,每個病人的床頭都放著一株花,臨終關懷也是如此,在生命的盡頭種下一株花。

       臨終關懷創始于20世紀60年代,當時桑得斯博士在英國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臨終關懷醫院。這一形式打破了治療中醫生的主導模式地位,將病人的意愿放在第一位。
 
D665533261B7559A6FFC3B3E4A0AD36C1AEA246C_size60_w1080_h720
病人床頭的綠植

       受傳統醫療護理觀念的影響,對于危重病人,醫護人員可能更重視疾病本身的治療與護理,從而忽視患者及家屬存在的情緒管理。臨終關懷正是對這些生存時間有限(6個月或更少)的病人進行靈性關懷,并輔以適當的醫療及護理,以減輕其疾病的癥狀、延緩疾病發展的醫療護理。通過提供一系列的關懷守護,讓每一個病人有尊嚴地離去。

       “臨終關懷并不是簡單的打針、吃藥,而是由多學科團隊為病人和家屬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我們需要的是團隊合作。”舒緩治療與臨終關懷專業管理委員會主任楊愛民解釋道。

       在北京老年醫院的關懷病房里,醫護人員和社工組織會不定期地跟病人進行交流,跟病人一起制作小手工產品。同時,病房還配備了跑步機等健身設備,一些有余力的病人可以跟醫護人員一起健身,探討生活瑣事或交流人生理想。
 
9D29524A4A05495DF57AAB538754F5859AC080A2_size13_w456_h283

       除了專業醫護照料,還有藥劑師、心理咨詢師等專業人員的加入。此外,社工等社會力量也會定期提供志愿服務,以盡量減少病人和家屬的心理負擔,對抗死亡帶來的恐懼與壓抑。

       根據聯合國人口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達2.5億,失能人口達4000萬。對比之下,目前我國的老年護理、康復等臨終關懷機構在數量上嚴重不足。另一方面,各省市的公立醫院開展臨終關懷服務的收費標準,仍按照各省市的床位費標準,但事實上,臨終關懷還要提供一系列人性化服務,在現有機制下,都由醫院和社會公益組織無償提供。

       雖然在臨終關懷領域,我們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但可喜的是,已有很多行動攢拾起生命臨終的光亮。2010年,我國首個為兒童提供臨終關懷和舒緩護理的機構“蝴蝶之家”成立;2011年,為老年人提供臨終關懷的機構十方緣心靈呵護中心成立;此后,上海、天津等地的臨終關懷機構也相繼出現,臨終關懷的覆蓋地區越來越多。

1998DCC3644539648BEA0F92128C6B938E112AAF_size46_w828_h459
蝴蝶之家的兒童

       “很多家屬在病人去世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回到醫院,和社工說聲‘謝謝’,雖然沒能治愈老人,但在他們生命的最后階段能提供一些幫助和慰藉,也非常有意義。”十方緣的志愿者說道。當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起臨終關懷,改變對死亡的觀念,臨終關懷服務才能更加完善專業,而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