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天樹(左)指導蜂農養蜂
2月26日,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川河蓋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白天樹的手機響個不停,合作社成員飽含祝福的短信還在源源不斷地“涌”進。
看著大家發來的訊息,回想起表彰大會上聽到的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白天樹的內心仍無法平靜,他說:“其實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沒想到能得到這么高的榮譽。”
白天樹家住秀山縣龍池鎮白莊村,因家中貧困,14歲他就開始養蜂幫助家中減輕負擔。由于缺乏技術全靠自己摸索,他一路摸爬滾打下來也沒賺到什么錢,有時還會虧本。為了增加收入,他不得不去做裁縫、木匠等,但養蜂這個手藝卻一直沒丟。
1998年,因要供家中子女讀書,白天樹家的經濟狀況越發緊張,被確定為貧困戶。當地政府為他家制定脫貧方案時,再次將養蜂定為他家的脫貧產業,白天樹就又一門心思開始養蜂。
白天踏入山林找蜜源,深夜挑燈研究養蜂技術,通過不懈鉆研和堅持,白天樹養蜂技術越來越成熟,2006年就將養殖規模擴大到100余群,年收入2萬余元,成功脫貧。
到了2009年,通過不斷改進技術和進行品種選育,白天樹養蜂收入已超20萬元,成了周邊地區出了名的養蜂大戶。
在10多年前,這筆收入堪稱巨款,看得不少群眾都有些“心癢癢”。2010年,白天樹成立了秀山縣川河蓋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更多鄉親一起養蜂,并免費為大家提供養殖技術指導。考慮到許多貧困戶沒有產業啟動資金的現實難題,白天樹還采取賒銷供種模式,免費為創業的貧困戶提供蜂種、農具等,助他們輕裝上陣。
通過白天樹的幫扶帶動,如今合作社社員已達到750戶,覆蓋渝東南多個區縣以及貴州、湖南部分地區,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0余戶,總養殖規模超過1.5萬群。同時,300余戶養蜂戶成長為養蜂大戶(養殖規模在200群以上),并回到自己所在地區繼續幫助當地村民養蜂致富。
白天樹說,近年來,隨著川河蓋鄉村旅游的打造和發展,當地游客越來越多,也讓蜂蜜越來越好賣。在避暑旺季,蜂農每月銷售額可達到2至5萬元不等。
為了進一步拓寬銷路,提高村民收益,2013年,白天樹的合作社建起了700余平方米的加工廠,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并依托重慶市扶貧電商平臺“網上村莊”和秀山云智科貿平臺優勢實現蜂蜜產品網上銷售,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累計電商銷售蜂產品10余噸。
“最近天氣好,今年估計是個大年(意為豐收年)!”白天樹說,眼下正是養蜂工作最繁瑣的階段,一方面去年的蜂蜜要開始收割,另一方面今年的工作又將開始,分蜂、培育蜂王……今年能不能賺到錢,當下就是關鍵期。
每到這個時期,白天樹和合作社的骨干成員都會對社員開展技術培訓,今年也不例外。白天樹透露,自己最近有了兩個新打算:第一,在目前罐裝、條裝產品基礎上,開發管裝蜂蜜,讓產品更便于攜帶;第二,建設一條全自動生產線,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
“我不能辜負大家對我的信任和期待,今后我要繼續努力,帶大家養好蜂、賣好蜂蜜,一起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甜!”白天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