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焦作市境內黃河現狀,7月14日,河南理工大學“黃河調研先遣隊”實踐團于河南理工大學東門集合完畢后,乘車前往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鄉秦廠村。
(攝影/侯靜)
上午到達秦廣村村委,村委書記申小龍與實踐團指導老師丁書學親切握手,并熱情邀請實踐隊員到村委辦公室洽談進行文件的交接。洽談過程中,申書記驕傲得給實踐隊員講解黃河文化及人民勝利渠的歷史。據講解,人民勝利渠是黃河下游興建的第一個大型引黃自流灌溉工程,渠首位于秦廠村;此項工程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開始動工,第一期工程竣工后,秦廣村就受到勝利渠帶來的福利,農業經濟飛速發展。之后又經續建、擴建,受益范圍涉及武陟、獲嘉、新鄉、原陽、延津、衛輝和新鄉市郊區。
(攝影/侯靜)
(攝影/侯靜)
隨后申書記又給實踐隊員講解了部分秦廣村黃河文化。村中李富中是江河號子(黃河號子)傳承人,曾隨其祖父系統學習黃河防汛、搶險技術及“黃河號子”,其后在工程中不斷應用、實踐黃河號子的節奏、人文內涵,并曾沿黃河九省區挖掘、整理傳統黃河號子的聲調、氣韻和唱詞,掌握了黃河號子早、中、晚不同時段所相應的不同內容的演唱、呼喊方式,整理、出版了專著《黃河號子》并用于教學傳播;搜集、存放多種黃河號子所使用的手硪、石硪、鐵硪、鐵夯等實物。李富中將黃河號子立體化“表演”,開設專題講座培訓學生,配合媒體傳唱黃河號子,醉心于黃河號子文化的傳承。講解完黃河文化及人民勝利渠的歷史后,申書記帶領實踐團成員簡單了解秦廣村附近環境并參觀了人民勝利渠。
“黃河調研先遣隊”初次造訪實踐基地,與村委書記進行親切的交談,收獲頗豐,切身感受到了黃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及黃河的雄偉壯觀,同時也為后續深度調研黃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敲定了未來具體的調研內容,“黃河調研先遣隊”實踐團滿懷豐碩的收獲回歸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