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扎根祖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增強青年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河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積極宣傳并組織學生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積極響應學院號召,組建多支社會實踐團隊前往不同地點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沿走紅色足跡,助力綠色環境
為深入了解革命歷史人物及事跡,同時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營造干凈整潔的城市環境,6月30日至7月1日,該院20級汽服二班組建社會實踐團隊前往鄭州烈士陵園、人民公園進行實踐活動。
6月30日,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實踐隊員們懷著崇敬之心來到了鄭州烈士陵園,在這里他們體會到了革命先烈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更加堅定了愛黨愛國的信念。7月1日,實踐隊員們于人民公園進行垃圾清理工作,相互配合,分工明確,得到了周圍居民的一致認同。通過本次實踐,他們不僅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更深刻地意識到作為新時代青年應當接下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接力棒,不忘初心,努力成為中國發展最積極、最有生氣的中堅力量。
學習紅色檔案,體悟百年歷程
為深刻感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生活變化,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7月1日,該院19級農裝二班同學組建黨史學習實踐團隊,參觀了河南博物院、鄭州黨史館,傾聽專業人士講解,回顧了建黨百年歷程。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們睹物、思人、品史,通過陳列的影像照片和實物資料,深刻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百年來波瀾壯闊的歷史和其所取得的輝煌成果,體會到了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此次實踐活動,加強了他們對紅色文化的學習,使愛黨愛國理念深入到每一個人心中。
助力生態文明,傳承黃河文化
為保護母親河的生態環境,宣傳垃圾分類知識,7月5日下午,該院19級農機二班組建沿黃實踐團隊前往黃河岸邊開展保護母親河實踐活動。
實踐隊員們沿著黃河邊清理塑料袋、礦泉水瓶等垃圾,隨后向當地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在了解到黃河環境的變化和治理過程中的感人事跡后,他們意識到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在治理與守護黃河的這場戰役中,每個人都應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決做好保護母親河的倡導者、捍衛者、實踐者,傳承和發揚黃河文化精神。
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是黨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該院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成長為勇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