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抗戰,紅色浙江”實踐團:走紅色抗戰路,弘揚革命精神
2021-08-11金慧
浙西南革命根據地是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南方唯一新建立的一塊革命根據地,有著“浙江的井岡山”之稱。因此,我們小隊走進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深入學習黨史,了解紅色抗戰的艱難歷程,感悟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傳承革命烈士的紅色精神。
在參觀紀念館的過程中,每一個革命先烈的名字,每一件英雄的壯烈事跡,每一場慘痛的戰役,無不令我熱淚盈眶。我仿佛置身于那一個戰火紛飛,國家沉浮的艱苦年代,追隨著先輩們的足跡,秉持著堅定的信念,無畏流血與犧牲,只為中國的光明未來而奮斗。
正如紀念館廣場上挺立著的雕像所刻,浙西南革命精神,是以“忠誠使命、求是挺進、植根人民”為內涵的革命精神。而這種紅色精神的傳承與弘揚,離不開黨史的深入學習,紅色文化的宣傳教育。在采訪過程中,我們有幸遇到了一對父子,在與他們的對話中,我們也對紅色抗戰的宣傳教育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我們詢問了其中的父親帶孩子來參觀紀念館的目的,那位父親是這樣回答的:“我帶孩子來這里呢,也是想讓孩子感受一下以前的革命者的艱苦,他們為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做出的犧牲。讓孩子能夠明白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要學會珍惜。”在進一步了解后,我們得知這位孩子的學校也要求學生在暑期,學習關于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革命精神。的確,當代人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更要敬畏那些為此壯烈犧牲的英雄先輩。在宣傳紅色抗戰精神的過程中,國家、學校和家庭的宣傳教育,缺一不可。
最后,我再次瀏覽了館內的陳列,蒙著歲月痕跡的藏品、記載著先烈事跡的舊照片、銘刻著烈士姓名的紀念碑,無不彰顯著那段紅色歲月的艱難與不屈。引領浙西南革命攻堅克難、走向最終勝利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熠熠生輝。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