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山東理工大學“赴隴援西”社會實踐團在甘肅省卓尼縣扎古錄鎮九年制學校開展習俗交流特色文化課堂。此次課程由團隊成員宋美萍與李文博主講,教學組全體成員參與。
課程開始,宋美萍點明課程主要內容。她說,本次課程主要是搭建一個老師與學生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間相互交流的橋梁。她向學生播放視頻,從介紹山東春節“磕頭跪拜”習俗引出文化差異的問題,并向學生提問。學生積極回應,學生脫口而出“跳神會”、“竹素其瑪”。一位學生說到,過年的時候最期待的就是“跳神會”。除夕當天人們穿著艷麗的服裝,戴上奇形怪狀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嗩吶等樂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舊迎新,驅邪降福。
在學生分享完春節習俗之后,李文博上臺為學生講述寧夏回族的民族習俗。他介紹到,回族禁食豬、馬、驢、騾、狗等動物。回族婦女一般都頭戴白圓撮口帽,戴蓋頭。他又向學生分享寧夏特色美食,羊雜碎、手抓羊肉、羊肉臊子面等美食引起學生熱烈討論。李文博了解到,甘肅當地有與寧夏相似的油炸食物油香,他邀請學生回答油香做法,引得學生熱烈討論。
此次課程的開展,有利于促進漢藏文化交流,進一步激發學生心中民族團結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