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一縷陽光”文學院德雅書院“百年剪影”實踐團隊正式出征了啦!
在今天之前,“一縷陽光”德雅書苑“百年剪影”實踐團隊指導老師周青松老師在學院行政樓展開了指導會議。會上周青松老師結合自身實踐經驗向我們多方面的闡述了暑期實踐的意義。對實踐中的側重點問題以及個人安全問題進行強調。會議前后我們團隊分別邀請了汪紅艷老師和周青松老師在文學院行政樓前進行了合影。并且今天上午我們團隊內部也召開了會議,對我們接下來的實踐活動進行了提出了詳細的安排以及計劃。
7月正處于酷夏之中,我們頂著炎炎的夏日,向老師孜孜不倦的學習中國十大國粹之一的剪紙,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于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涵了大量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會價值。并且在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且在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剪紙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們作為大學生學剪紙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的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另外一方面則是為舉辦慶賀中國共產黨建立一百周主題剪紙展做準備。
我們的團隊成員分為兩組,分組向老師進行剪紙學習。我們的上課的地點是由張雪萍老師提供,在張老師的工作室,每次只需乘坐十分鐘的44路公交車就可以到達了,十分的方便快捷!
張老師用一把剪刀剪出了一副副精彩絕倫的剪紙作品,旁觀了張老師進行創作的過程,讓我們明白剪紙不僅要有耐心、細心、注意力集中,還要有發散的思維、創新的能力。要想獨立的完成一副好作品不僅需要創新的能力,還要仔細的進行思考與設計。
今天的第一堂課老師向我們傳授了剪紙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疊紙剪,教我們怎么只剪一刀就能剪出小星星和小花,更是以最為大眾所熟知的簡單的小窗花為例,讓我明白疊紙這一技能對剪紙作品的重要性。老師說,熟能生巧,通過大量的練習,我們就能熟練地將一張紙進行三分疊,并進行簡單的剪紙藝術創作。剪紙最常見的特點是具有對稱性,而疊紙則是剪紙 具有對稱性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手段。
學習剪紙不僅可以加強自身的能力,更是對中國傳統工藝的繼承。剪紙是對手和腦的考驗,他需要手和腦。剪紙在這次的暑期社會實踐中,帶給我們的將不只是豐富的傳統文化,還會有給自己內心的滿足。
讓?我們一起期待這次安徽師范大學赴蕪湖“一縷陽光”文學院德雅書院“百年剪影”實踐團隊組織的和剪紙息息相關的暑期社會實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