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馬學子講黨史,薪火相傳擔使命”實踐團:訪黨員,悟振興
2021-11-15“青馬學子講黨史,薪火相傳擔使命”實踐團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松興屯鄉村振興、強村富民的每一步都體現著黨的領導,都是一代代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帶領群眾接續奮斗、砥礪奮進的成果。經調研,松興屯村黨支部共有黨員40人,其中正式黨員37人,預備黨員3人。7月20日-7月22日,“青馬學子講黨史,薪火相傳擔使命”實踐隊隊員分批次走訪村內黨員、群眾、貧困戶,感悟黨的百年奮斗史,感悟鄉村振興路。
7月20日-7月22日,山東建筑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青馬學子講黨史,薪火相傳擔使命”實踐隊隊員對村內黨員、群眾、貧困戶進行分批次走訪。
走訪黨員中,汲取奮斗之力,做紅色基因傳承奮進者
實踐隊員第一站走訪了黨齡61年老黨員徐鳳森同志,認真聆聽這位耄耋之年的老黨員講述當年的艱苦環境、年輕時的部隊經歷、如今的鄉村變化、村民的幸福生活。徐鳳森同志談到,“入黨就是為了人民,為人民辦實事,從群眾出發、從人民角度出發,黨員先吃苦才能有帶頭和引領作用,才會讓群眾滿意”。最后,徐鳳森同志向實踐隊員展示了“光榮在黨五十周年”紀念章,五十年黨齡,五十載光榮,五十年奮斗之路,濃縮在一枚沉甸甸的紀念章中。
第二站走訪對象是有著五十年黨齡鞠長青同志,鞠長青同志在部隊中入黨,為實踐隊員講述了戰爭故事。退役回村后,他見證了村子由貧困到富強的點滴變化,如今年過70的他每月都能領到100元的經濟補助,村委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為老人們提供的便利,他指出,青年學子一定要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第三站走訪的黨員是正要去葡萄大棚勞作的徐鳳洲,得知實踐隊員前來采訪,他面帶笑容騎著電車匆匆趕來,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采訪中,就生活上的對比,入黨的初心以及入黨時參加了什么活動,作為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在群眾中樹立了怎樣的形象,對現在松興屯村的發展有什么看法,以及作為一名黨員,對現在青年的寄托這五方面進行采訪,提到生活上的變化,徐鳳洲從土地,住房,村民的休閑生活,衣物補貼等方面進行詳細的描述。
走訪群眾中,感悟振興之路,做堪當大任的逐夢者
隨后,實踐隊員拜訪了村中兩個貧困戶家庭,了解貧困家庭基本情況,并給他們送去溫暖。實踐隊員提前學習手語,與貧困家庭的聾啞夫妻進行交流,貧困家庭在村中生活也受到了特殊照顧,發放補貼、捐款捐物,貧困家庭也住進了小洋樓……最后,實踐隊員在街頭對群眾進行隨機采訪,父老鄉親談起如今生活,就流露出感激與幸福的面容,干部將村民當家人,為百姓做實事,把群眾放首位,將政策貫徹到底,強村富民助農興。
走訪活動中,實踐隊員深深感受到共產黨引領下的中國的百年奮斗史與松興屯村的鄉村振興歷程,作為青年大學生機電工程學院青馬班學員必將進一步“知黨史,明初心,樹信念,強信心”,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勵自己不斷前行,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持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