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力量,不弱小;一個人的堅持,不平凡……在石阡縣甘溪村,有著一位與時俱進,時時刻刻關心國家大事的老黨員李文華。

圖1 ”光榮在黨五十年”的老黨員李文華同志(攝影/張學海 周江平)

圖2 李文華老人的妻子為他佩戴勛章(攝影/張學海 周江平)

圖3 李文華老人佩戴的黨徽(攝影/張學海 周江平)
李老1969年參軍入伍,積極投身三線建設,1976年退伍,在服兵役的七年時間里共得到部隊嘉獎四次,榮獲“五好戰(zhàn)士”一次。1970年,李老積極入團,在197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至今已有50年黨齡。
李老表示,讀書期間一直受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教育理念的影響。參軍后,在部隊中感受到中國共產黨是先進組織,要跟著共產黨的腳步,矢志不移的為人民謀幸福,最終實現(xiàn)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信仰猶如沙漠上的一片綠洲,黑夜里的一盞明燈。“為人民謀幸福”是發(fā)自對人民,對祖國最真摯最濃厚的感情。如今李老已是古稀之年,卻始終不忘初心,堅定不移的跟黨走,時刻關注著國情民情。
1976年退伍后,李老回到家鄉(xiāng)參加“知青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在甘溪村擔任了13年的村干部。李老說,“在我擔任村干部前期,沒有現(xiàn)在的柏油路,都是些泥濘的小路,大家出行很困難,我便積極組織村民集資修路,整整花了三年時間,終于家家戶戶通了馬路”,這次修路,總有人持反對意見,李奶奶說:“我們拿著自己的田地去和他們做了交換,他們才同意了這個決定。”
偉大的定義有很多,有人喜歡做英雄,希望流芳百世;有人卻甘心平凡,默默奉獻。李老大半輩子的精力都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將個人利益放在一旁,立志讓村民過上好日子。
活到老,學到老。李老提到,我時刻都在通過新聞、報紙等媒介來學習新的思想,社會變化得太快了,我必須要一直學習,才不會被新思想淘汰。李奶奶笑著說:“你們爺爺一回家就看新聞,一個月還會去甘溪鄉(xiāng)人民政府開一次黨員大會,他也很重視國家出臺的政策,時刻關注人民的生活狀況。”

圖4 實踐團隊員與李文華老人進行交流(攝影/張學海 周江平)

圖5 實踐團隊員采訪李文華老人(攝影/張學海 周江平)

圖6 實踐團隊員與李文華老人及家人合影(攝影/張學海 周江平)
“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是每個共產黨員入黨宣誓時的誓言,即使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共產黨員的身份卻永遠不退休。在退休之后,李老將黨性融入生活,時刻關注國家大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離崗不離心,發(fā)揮余熱,溫暖群眾。
“共產黨是先進的組織,你們青年一代的前途是光明的,你們一定要積極入黨,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中國的未來就交給你們了。”李老的這番話,讓我們感到了老黨員對青年一代的期望,我們定將不辱使命,緊跟中國共產黨的腳步,將自己的青春熱血灑向祖國的大地。
青年一代沒有經歷過戰(zhàn)火連天的時代,沒有見證過哀鴻遍野的場景,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正是前輩們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李老退而不休,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熱情和積極的工作精神,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理應學習先輩的這些精神,不斷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志存高遠,立志做大事。所謂做大事,就是做利國利民之事,做強國興邦之事,就是要將自己做的事與國家的發(fā)展、人民的幸福放在同一個位置,做新時代的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