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在觀察實踐中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以實際行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星火黔尋•黨史學習實踐團”、“星火黔尋·民族宣講團”特組織隊員開展探望在黨50年老黨員活動,旨在引導青年學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責任。

圖1 陳正永老人家的“光榮之家”門牌(攝影/任美容)

圖2 陳正永老人為實踐團隊員講解甘溪戰役歷史(攝影/任美容)

圖3 陳正永老人與實踐團隊員講述自己的故事(攝影/任美容)
“光榮在黨50年”之陳正永訪談實錄
采訪時間:2021年7月18日
采訪地點:石阡縣甘溪鄉坪望村陳正永家中
采訪對象:陳正永,男,70歲,仡佬族,石阡縣甘溪鄉坪望村人,1970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79年4月退伍,197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黨齡50年,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榮獲部隊嘉獎13次、獲得“五好戰士”若干次。在提前了解了這位老黨員的故事后,7月18日上午,調研組與宣講組一行人來到陳正永爺爺家中,采訪這位已有50年黨齡的老黨員。懷著忐忑與敬佩,我們走進了陳爺爺家中,見到了這位年過半百依舊精神矍鑠的老黨員,表明來意之后,他放下手上的事情,欣然地接受了我們的采訪。
隊員遲林:“爺爺您好,來之前聽說您在1971年入黨,至今已有50年黨齡,您在這期間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呀。”
陳正永:“有啊。”他情緒突然變得激動起來,“在唐山地震期間,我當時是工程兵,作為搶險部隊在河北經歷了十天的救援及災后重建,當時情況十分危險,而且是半夜突然地震,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
我們雖然體會不到當時的情形,但從這位老黨員的描述中,似乎看到一副畫面:在一片片的廢墟中,到處都是大聲哭泣的人,那時候每個人都在廢墟里尋找可能存在的生命。
“我作為一名中共黨員,還是一名人民解放軍,就要沖在前線保家衛國。”此時此刻,我們為這名退伍老兵的家國情懷所震撼。
隊員祖焓煒:“作為一名退伍老兵,您回到家鄉之后有帶著大家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嗎?”
陳正永:“有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90年代,我作為村支書帶領大家集資,一起治理水源,改善了大家的用水問題,本來我就是一個中共黨員,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應該敢為人先,我們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嘛!”
是的,中國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這些老黨員干部的努力。
隊員遲林:“入黨這么多年,您作為中共黨員您始終堅持了什么原則?”
陳正永:“我時刻都在堅持黨的基本方針,絕對不做任何違法亂紀的事,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也時刻叮囑我的孩子要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現在我兒子與兒媳也成為了一名合格的中共黨員。”
陳老在自身上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在教育上言傳身教,用行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隊員祖焓煒:“那現在的生活條件和之前相比改善了很多,在您的生活中在哪些方面比較明顯呢?”
陳正永:“是啊,我們要感謝黨的領導及國家的惠民政策,我作為退伍老兵每年也會得到四五千塊錢的補助,家中也種了很多果樹,現在馬路戶戶通,更欣慰的是,家家戶戶都過上了比之前還要好的生活。”
陳老的辛苦付出換來了如今百姓欣欣向榮的幸福生活,幾十年來,堅定走在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的道路上,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必將肩負起責任,做到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腳下有力量,為祖國的未來貢獻青春力量。
為了不耽誤陳老的時間,我們的采訪也進入了尾聲,我們在感謝陳老接受我們的采訪的同時,也表示了我們還是入黨積極分子,正積極的向黨組織靠攏,接受黨組織的考驗。陳老先生高興地說道:“入黨好啊,努力向黨組織靠齊,爭取早日入黨。”他和藹的笑容給了我們更多的信心及力量。
當我們走出陳老的家門,我們內心突然有了很多感觸,內心堅定的信念與崇高的理想,讓這位老黨員默默為黨奉獻了50年。我們在之后的學習生活中要把社會當做一個大課堂,虛心學習,在實踐過程中增強使命擔當、激發創造熱情、揮灑青春汗水、涵養家國情懷、實現偉大抱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去服務社會,讓“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