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隴援西”實踐團:赴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閣深度學習藏族文化
2021-09-14張子晴
8月11日,山東理工大學“赴隴援西”實踐團前往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閣,學習了反映藏傳佛教內容的各類壁畫,了解了藏傳佛教各派的開宗祖師,為傳承發揚藏族文化奠定了實踐與理論基礎。
跟隨實踐團的楊叔為實踐團介紹到,米拉日巴佛閣是為紀念米拉日巴而修建的佛閣,是藏傳佛教噶舉派在安多藏區的代表寺院,樓高共九層,供奉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為主的藏傳佛教各派的開宗祖師,有以金剛為主的四密乘的眾多佛像、菩薩、護法神等各類佛像1720尊。佛閣里每一層都有不同的主題,每一層佛閣都代表著藏傳佛教的一個時代或是一個支派,包括已經被神化的藏族歷代文化名人。
隨著楊叔介紹,實踐團進入到佛閣內。佛閣內部是全木制結構,尋不到一塊石頭,外不見木,內不見石,入內需脫鞋。對佛教較為了解的邵威龍同學補充到,光著腳在大殿里行走是一種修行。
學習參觀完佛閣內后,實踐團成員注意到從佛閣的圍墻開始,隨處可見虔誠朝拜的藏民,或獨自一人,或三三兩兩,每個人都是那么固執而虔誠地重復著朝拜的動作。從中實踐團領略到了信仰的力量,也感受到了藏族人民靈魂的堅韌。寺院外有一排轉經筒,人們邊走邊用手撫過轉經筒,實踐團成員感嘆到,他轉動的大抵是他們自己的人生。
此次前往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閣,了解了藏傳佛教的歷史文人及其事跡,深入體會到了藏族人民的信仰以及藏族人民的堅韌,為日后向同學以及網絡普及藏族文化起到了促進作用。通過本次調研,實踐團成員親身感觸到了藏族的文化性格里的虔誠、執著、堅韌、約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