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故事承載著紅色歷史,銘刻著紅色記憶,流淌著紅色血脈,凝結著紅色傳統。為了重溫紅色記憶,感懷黨的奮斗歷程,傳承革命精神。
7月7日,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初心薪火相傳,使命永擔在肩”黨史宣講與調研服務團組織采訪了張書田烈士家屬。
張書田(1918年4月-1946年6月):
經家屬方面了解,張書田生前為黨支部組織委員。抗戰前期為了把全國能吸收的人才都吸收到革命隊伍中來,不斷壯大干部隊伍,中央組織部適時地提出了要廣招天下士,誠納四海人的方針。張書田為了響應黨的號召,積極參加相關活動,為國家招賢納士。他堅信,吸納知識分子是抗戰中的一個大的斗爭,誰吸納了知識分子,誰就得到了勝利,誰就可能有明天。
無論環境多么艱苦,都努力地吸納知識分子。但不幸的是張書田烈士最后在工作中感染疫情,在獻莊犧牲。 張書田去世后,他的兒女積極追隨父親的步伐,毅然報名參軍,繼承父親為黨為國奉獻的革命遺志。
張書田的妻子出生于1919年4月24日,現已102歲高齡。奶奶當年在軍需處工作,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為了偉大的革命事業。奶奶這些軍需處工作者總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以大局為重,將食物、衣物無一保留給了前線,她們在軍需處常常食不果腹,在冬天也只有單薄的一件單衣。
張書田女兒對于南京發生地巨變談到:解放初期人們只要求吃得飽。現在家家戶戶都追求均衡營養,生活更幸福。這正是父親那一輩革命者所奮斗的目標。
老人回憶說當兵時再苦再累,現在回想起來都是對她人生的歷練,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她說,現在在黨的領導下,南京人民的日子過的真正稱得上幸福,她衷心地感謝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她寄語青年們:“你們這一代是新中國的接班人,生活在如此美好的時代里,一定不要忘記了當年浴血奮戰,為了國家而犧牲的老前輩,老戰士們,正是他們的前仆后繼才迎來了美好的新中國。也要記得即使崗位再平凡,工作再普通,也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