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山東理工大學“齊志齊愿”青苗社會實踐團踐行“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的政策,于7月18日動身前往淄博市周村區北郊鎮鄧家村開展為期兩個周的暑假社會實踐活動,了解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為孩子們提供暑假特色課程。
為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情況,相應大學生三下鄉的國家號召,“齊志齊愿實踐團青苗實踐隊”于7月18日出發走訪淄博市周村區鄧家村。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將目光聚焦于農村留守兒童。隊員們關注孩子們的日常學習生活,陪伴在他們身邊,為他們提供優質且富有特色的教學體驗,助力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生活與茁壯成長。
經過大量前期準備工作,青苗暑期實踐隊于7月18號下午一點半在山東理工大學鴻遠樓前拍照留念,成功舉行出征儀式。
社會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在積極融入孩子們日常生活的同時,也更加關注著孩子們學習:團隊成員分工明確,每個人都精心準備了授課PPT、提前將授課內容合理規劃。各位團隊成員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為孩子們教授了一堂堂精彩紛呈而又異于平時上課內容的特色課程,如韓語基礎入門課程、建筑美學欣賞等等。
隨著團隊成員對課堂流程的熟悉,也逐漸掌握每個孩子的知識儲備量以及學習進度,能夠根據不同孩子的不同個性和學習能力水平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例如在講較為專業的知識,實踐隊員會對低年級的同學進行擴充解釋;針對較為內向的孩子,隊員將以鼓勵教育為主,激勵孩子參與課堂問答,多余老師同學交流;針對較為調皮的孩子,隊員會對其額外關注,防止孩子在下課追逐打鬧,也同時確保課堂秩序等。
7月20日,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郭奎霞、副院長房曉軍、辦公室主任李傳高、教師李先倫、譚霞五位領導老師前來對淄博市周村區鄧家村村民委員會“青苗班”的教學現場指導實踐工作。隊長張浩威帶領老師參觀青苗實踐隊的實踐地點及實踐成果。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郭奎霞老師對齊志齊愿實踐團的實踐工作表示肯定,并表示:“社會實踐調研基于實踐的基礎進行,調研的成果才更有意義,沒有實踐為基礎的調研就猶如無根的浮萍,實踐就應該落到實處。”齊志齊愿實踐團的調研內容基于實踐的基礎上,立足于實際,力求將最真實的情況進行反饋,用行動助力為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圖1 各位老師觀看教學現場(攝影/張文英)
社會實踐接近尾聲,為了解孩子們學習進度與學習情況,收集孩子家長對實踐隊教學的意見和建議,青苗實踐團隊員在7月31 日正式節課當天的傍晚,隨機挑選五名學生進行家訪。實踐團共分為五個小組進行家訪,圍繞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情況、學生對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家長對教學內容的滿意程度、家長對教學的期待和建議等方面進行調查,及時回答家長的疑問,匯報學生在班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生活狀況。家訪結束后,實踐團成員根據學生家長反饋的問題開展總結會議,整理反饋意見與建議,為未來教學工作的改善打好基礎。

圖2 團隊成員與孩子及其家長溝通交流(攝影/張文英)
此次山東理工大學“齊志齊愿”青苗實踐團的社會實踐活動以支教為主題,旨在幫助農村孩子增長知識、開闊視野,讓團隊隊員們用純粹的志愿服務精神,以積極向上的青年風貌給孩子們帶去愛與溫暖。

圖3 社會實踐指導老師與團隊成員合影(攝影/張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