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領會井岡山精神,磨練同學們的意志品質,激發同學們愛黨愛國的熱情,堅定同學們社會主義信仰,我們紅色機動隊實踐小隊赴井岡山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8月1日-8月9日。在小隊有序的組織下我們親臨井岡山革命圣地,領會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磨練了自己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意志品質,激發了自己的愛困熱情,收獲頗多。
井岡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山”, 是中國革命史上名副其實的第一,“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正是從這里開始。正是在這里,中國共產黨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回答了中國革命應該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實現什么目標這三個基本問題。來到井岡山才感受到井岡山不僅是具有革命精神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一處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勝地。井岡山會師,壯大了井岡山的革命武裝力量,對鞏固擴大全國第一個農村 革命根據地,推動全國革命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在第二天的行程中我們首先來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巖峰上。陵園于1987年10月建成并開放參觀游覽。塔前的紅軍烈士墓,建于1956年。紅軍烈士墓高3.2米,寬7米。面積120平方米。葛正面書寫著“革命烈土之墓”,兩邊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燙金大字。塔、葛渾然- -體,莊嚴肅穆:四周松柏常青,瞻謁者不絕。踏入陵園大門,是塊橫式牌坊園標“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九個燙金大字為宋任窮所題寫。進門后,經過花壇園庭,順山而上的寬闊平臺臺階分為兩組。“第一-組 49級,象征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60級,寓意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60周年的1987年建成,”導游介紹道。登上寬闊的臺階即進入紀念堂。
井岡山,這片紅色沃土,山有故事,水有傳奇。兩年零四個月的井岡山革命斗爭,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開啟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之路,孕育了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留下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經典紅色故事和100多處革命舊居遺址。這段永不磨滅的紅色記憶,是革命搖籃井岡山最深沉,也是最亮麗的底色,賦予了這片土地不朽的靈魂和生機。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蘊藏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豐厚的滋養。井岡山管理局黨工委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打造紅色文化精品項目,讓紅色文化“動”起來。同時,深化山上山下“紅色互動”,將全山紅色資源串珠成鏈,構建紅色旅游精品線路,開通湘贛邊紅色專列,推出“紅色移動課堂”,點燃了包括青少 年在內的各個群體來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熱情。
獻一次花圈、吃一餐紅軍飯、住一-次農家院、聽一個紅軍故事、重走一次紅軍路...井岡山體驗式的方法,激發了人們對黨史學習的熱情。
井岡山有100多處革命舊居舊址,是一座沒有圍墻的紅色博物館。如何利用和保護好革命遺址,讓紅色遺跡“活”起來,是井座山管理局黨工委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的重要課題。充分發揮井岡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以弘揚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為主線,加大遺址遺跡、舊居舊址的修復保護力度,加強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博物館、南山公園等紅色主題陣地建設,大力推進茨坪、大井、茅坪等紅色遺址提升工程,把革命舊居舊址轉化為生動課堂,把豐富的實物史料轉化為鮮活教材,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
“飲水思源,憶苦思甜,在井岡山學習革命歷史,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心靈的震撼。我要繼承革命先烈遺志,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勤奮學習。這是我們小隊參觀調查井崗山紅色旅游基地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