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更多人了解垃圾分類知識,提升垃圾利用率,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金女青年助力垃圾分類”社會實踐團隊于9月28日在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北門社區及朝陽小學門口開展了“垃圾分類小課堂走進社區”社會實踐活動。活動歷時二十四天,活動范圍涉及十個省份十三個城市。
在此次線下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為了達到更廣泛、更持久的垃圾分類知識傳播效果,南師金女青年社會實踐團隊采取了“宣傳資料進萬家”的方式,通過與當地社區的協商合作,將垃圾分類相關宣傳資料“點面結合”的投放到社區當中,達到“垃圾分類知識進萬家”的持久宣傳效果。宣傳資料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其中,線下宣傳資料包括知識宣傳手冊、海報、板報等;線上宣傳資料以趣味視頻為主。實踐團隊將線下宣傳資料投入到社區當中,讓社區居民在有形中對垃圾分類有進一步了解,結合當地實際,進行“對點”宣傳。同時,實踐團隊走進千家萬戶,走街串巷,在市井和民眾交流,深切走近民眾生活,力求切實、深刻傳播垃圾分類思想。
圖1 常州活動分發宣傳冊(攝影/徐藝娜)
此次社會實踐我們的隊員做到笑臉迎人,溫聲細語,以熱情真誠的態度向居民介紹垃圾分類的知識,將垃圾分類的理念送入千家萬戶。在朝陽小學,實踐團隊耐心教導小朋友們分辨不同的垃圾并送上宣傳冊,用趣味性和科學性并重的語言將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灌溉入幼小的心靈中。金女青年實踐團隊成員們通過圍繞垃圾分類的四個維度問題,向小朋友們講解了“什么是垃圾分類”、“為什么要進行垃圾分類”以及“垃圾分類會給生活帶來的變化”等方面的知識,并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垃圾分類問題進行趣味知識競答,溫習所講解的垃圾分類知識的同時,對相關知識進行進一步的補充說明。金女青年實踐團隊充分把握知識接收者的特殊性,將垃圾分類知識“淺顯易懂化”、“趣味化”,提高了小朋友們的積極性,增加了他們的活動參與感。

圖2 朝陽小學合影(攝影/徐藝娜)
垃圾分類任重而道遠,促進生活垃圾合理且有效的分類利用需要每個人的努力。正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所說,環境保護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垃圾分類是我國降低垃圾處理成本,提高垃圾處理效率的有效措施,我們理應明白其要求并努力將它的理念傳播出去。而金女青年垃圾分類實踐團隊的所有成員也將持續關注垃圾分類問題,并且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實踐中應用、傳播垃圾分類知識,助力垃圾分類大眾化,普及化,為美麗中國貢獻青春力量!

圖3 活動宣傳單(攝影/徐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