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信詐騙犯罪日益猖獗,嚴重危害著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為提高居民識騙防騙的意識和能力,預防和減少電信詐騙案件的發生,安徽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組建了防詐騙志愿服務隊,在安徽省臨泉縣西關派出所、霍邱縣三流派出所、亳州市立德派出所等派出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為地方防騙宣傳與教育貢獻青春力量!
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警察同志首先向團隊成員們普及了電信詐騙犯罪的定義、特點及其表現形式,展示了最近幾起電信詐騙犯罪的形式及其過程,又向團隊成員介紹了如何進行高效的電信詐騙偵查策略、取證策略以及預防策略。為團隊成員提供了電信詐騙的理論知識,提高了對電信詐騙的新認識。隊員們通過這次實踐了解到電信網絡詐騙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為目的,主要有作案效率高、社會危害大等特征。國家要打擊電信詐騙應該提高群眾的防范意識和識別詐騙信息的能力,加大宣傳力度。
圖1 實踐隊員對民警進行訪談提問。通訊員 李永遠攝
反詐工作任重道遠,團隊成員提出各自回到家鄉繼續開展反電信詐騙的實踐活動。與當地村委會進行溝通,采取入戶宣傳,以身邊電信詐騙的具體案例向村民們講解反詐騙知識;利用晚上廣場舞大媽聚集的機會,開展網購退款、刷單等女性受害者較多的詐騙套路宣傳;在當地村委會健康教育宣傳欄中張貼宣傳單,多角度,多時段,多形式地開展防范電信詐騙宣傳,提高大家識別詐騙的能力,提高反詐騙意識。
圖2 實踐隊員與居民交流并宣傳反詐知識。通訊員 周翔 攝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團隊成員對有關電信詐騙的帶給社會的危害有了更深的了解,意識到電信詐騙的巨大危害。對于公安機關,開展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偵防工作需要立足新常態、應對新形勢、著眼新發展,從“國家安全、人民安居、社會安定”出發,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產生和發展進行深入研究,精準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強化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和諧發展,保護人民的財產安全。
作為青年大學生,要有想法,有擔當。從自身做起發揮帶頭作用,積極向群眾宣傳反詐知識,努力做到反詐常態化,讓反詐意識深入群眾內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在全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會議上作出的指示。防范詐騙,共建和諧社會是新時代青年共同的責任。(攝影:防詐騙志愿服務隊 韋依洋、李永遠、周翔;撰稿:張昊)
圖3 隊員在商量訪談和問卷相關事宜。通訊員 李永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