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經會議討論,選定調研主線,并準備整理了相關資料,1月14日早晨,實踐團隊攜帶資料和記錄工具,奔赴巢湖市進行為期一天的調研訪談工作。
圖為實踐隊員與巢湖市生態環境局曾主任了解學習全域綠色生態系統建設新發展。 蔚國慶 攝
實踐團隊首先以巢湖市亞父街道為例,通過走訪居民、與居委會負責人進行訪談等方式,調研記錄巢湖市的生態改革發展變化,以及市民們對于生態建設進一步發展的展望。
在走訪調研中,居民們表示對于家鄉發展變化有切身的體會,近幾年以來生態環境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隨著垃圾分類政策的實施,路邊的垃圾更少了。湖水也更清澈了,空氣更清新了。在走訪中,村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隨后,實踐團隊成員通過對居委會負責人進行訪談,了解關于生態環境的情況,主任帶領團隊來到展示區作了具體介紹。村主任介紹道,以前生態環境差,綠化程度低,污水多。近年來,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政府進行深度清潔、亮化美化、污水治理等多項行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打造生態園林城市。如今,四周是郁郁蔥蔥的樹木,步步皆景。
圖為實踐隊員隨機采訪路人填寫調查問卷了解市民對生態環保的認識。司海榮 攝
接下來,實踐團隊來到巢湖市環保局進行進一步調研。在綠色轉型的背景下,生態環保局既是推動綠色發展的引擎,也是助力旅游景區蛻變的撬桿。
工作人員帶領團隊來到了公園規劃區,并為團隊詳細介紹了規劃概況和相關進展。從工作人員的談話中,團隊了解到,待建區的環境綠色而自然,植被情況良好,項目通過打造“古樸野趣”風貌,可以突出自然生態。工作人員表示,該項目的出發點是建設美麗園林城市,并輔以農旅融合,旨在加快全域旅游產業發展,打造自然生態景區沿線新業態,助力巢湖市成為合肥市名片。同時,堅持以生態文明為導向,在生態環境修復的基礎之上,注重美麗園林城市建設,打造樂居風貌,全力建設巢湖市文化、休閑、養生、度假的“后花園”。
通過負責人的進一步介紹,團隊得知,巢湖碧水工程正在實施。通過點線面結合、內外源統籌構建全流域、全方位、全過程水污染防治體系,實現全湖水質穩定Ⅳ類并力爭更好,確保出湖入江水質保持優良。整治“點源”污染,加強環巢湖重點污染源治理,強化航運船舶污染防治、管網排查力度,補齊提標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全面完成農村改水改廁,推進城鎮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整治“線源”污染,推進環巢湖小流域綜合治理,鞏固提升南淝河等重點河流治理成果,加強清水河流保護,推廣全流域生態補償,實現國考斷面及干支流全面達標。整治“面源”污染,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化和畜禽養殖無害化,構建環湖綠色有機農業帶,實現巢湖流域一級保護區內化肥農藥“零使用”,高標準建設環湖濕地、林帶,修復環湖礦山,形成湖濱生態緩沖帶。整治“內源”污染,精準開展湖盆勘測,積極探索底泥清淤,加強藍藻防控體系建設,削減湖體污染存量。推進“數字巢湖”平臺和巢湖水科學試驗研究基地建設,積極籌建巢湖博物館。
圖為團隊成員于巢湖市生態環境局前合影。 羅億朗 攝
最后,實踐團隊參與到生態環境局工作會議中,對調研工作進行總結完善。
在階段性工作匯報中,團隊更深層次的了解到,環保局要求以市委下發的文件為導向,穩定有序、高標準高要求地推進兩個項目的建設進度,加快巢湖市全綠生態建設的腳步,指揮部負責人感慨的說道:“增強人民幸福感,就必須提升生態質量,綠色低碳發展是我們的長久目標!”關于后續工作的開展,環保局要求更加注重對各類生態資源進行系統梳理、綜合開發、整體提升,推動復興區工業區向生態區的轉變,打造巢湖自然生態景區沿線新業態。“加快全綠轉型,推動低碳發展!”
通過這次的調研訪談工作,可以看到巢湖市正在強力推進“全綠低碳”建設。傾全市之力,聚上下之智,可期可盼的“綠美巢湖”正緩緩向我們走來。在我們這次活動取得豐收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我們的工作也仍存在著諸多不足或做得不夠的地方。例如,對生態建設的總體認識還不夠深刻。由于缺乏經驗,諸如像山路崎嶇、乘車不便的情況考慮不到位等。但是,經過本次寒假返家鄉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每一個團隊成員都收獲滿滿。愿合肥市巢湖市“全綠低碳”的建設更上一層樓,愿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