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間,為提高大學生群體對殘疾人群的關注度,幫助社會群體更好地了解認識殘疾人群團體,同時增強殘疾人群的社會歸屬感,山東大學(威海)海洋學院“擁抱52赫茲朋友”實踐團團長曹瑜多次帶領部分成員陸續了開展多項活動,同時為了擴大關注者群體,團長曹瑜帶領實踐團成員為一些小學生和高中生進行了“心與心牽手”活動。
為了讓小學生從小就認識到殘疾人群的難處并在其心中埋下樂于助人的種子,實踐團團長決定帶領實踐團全體成員在線上以騰訊會議的形式,給一些小學生講述實踐團的實踐經過;同時,為了讓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中生群體建立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精神,團長亦帶領部分成員在線下為高中生講述實踐經過。
講述內容包括實踐團與“蝸牛朋友”和“烏龜朋友”的互動,在與被稱為“蝸牛朋友”的石墨艾坊內殘疾人群的互動中,團隊成員曾為“蝸牛朋友”們準備了多元的游戲并通過自己的方式與“蝸牛朋友”們度過了一個特別的臘八節,團隊成員也在此過程中了解到“蝸牛朋友”平日的謙虛努力以及積極學習掌握生活技能的動人故事;在與被稱為“烏龜朋友”的校園內孩子的互動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在黑板上寫下《靜夜思》,與“烏龜朋友”共同感受跨越千年的思鄉之情,團隊成員也進行了教“烏龜朋友”寫福字的活動,并把福字貼在了門口,寓意希望。
進行此系列活動的目的即是給殘疾人群帶來希望,并讓更多的人關注到殘障人群,并勠力同心為他們掙得一片更藍的天,團隊成員將此過程詳細地介紹給了高中學子以及小學生,將這一理念傳遞給了更廣大的學生群體,在此前已經達到的成果基礎上,又進一步增大了影響的范圍,達到了更好的效果。
此次“心與心牽手”活動的舉辦,不僅僅旨在讓學生群體關注殘障人群,更是要將“蝸牛朋友”們和“烏龜朋友”們的精神傳達給收聽活動的中小學生,希望他們在此后的學習以及生活中可以充滿活力和信心,即便沒有其他人的速度,也應充滿毅力,不斷追求美好未來,跨過雨雪霏霾去追求陽光,以此來遇到那個最好的自己。
“擁抱52赫茲朋友”實踐團通過此次活動也進一步增強了自身的時代使命感和團隊凝聚力,為即將邁入新征程的中小學學子拓寬了前行的康莊大道,也讓團隊成員更加明確了接下來實踐的目標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