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何以沖上熱搜?
2022-03-07來源:工人日報
       “建議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的這條建議沖上熱搜。他表示,近年來,外賣、電商、網絡直播等吸引大量的年輕人就業,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去工廠,導致產業工人空心化現象愈加突出。他建議政府、社會、企業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鼓勵支持年輕人爭當產業工人,緩解制造業招工難問題。

       作為一位來自制造類企業的代表,有這樣的擔憂、提這樣的建議,無疑是基于一定的現實考量。張興海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制造業人才缺口2200萬,近5年平均每年150萬人離開制造業,而與制造業勞動力流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快遞從業人數突破1000萬。

       事實上,制造業缺工的問題由來已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全國招聘大于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有43個職業屬于第六大類職業——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自2019年第三季度該排行發布以來,制造業類職業占比一直較高。

       如果往前追溯,早在快遞、外賣出現之前,多家媒體就關注到服務業與制造業“搶人”的問題:一些年輕人寧可去當服務員,也不愿進車間當工人。

       今天,“90后”乃至“00后”的年輕人有了更多元的就業選擇。上述熱搜新聞下,有網友的點評具有一定代表性,“送外賣相比于進廠,身體上比進廠累,精神上比進廠不那么累,還相對自由,也算是多勞多得”。

       不同的時代會產生不同的崗位,不同時代的年輕人會有不同的職業追求、對一份更好的工作會有不同的定義。

       再往前追溯,曾經還出現過制造業與農業“搶人”的問題。改革開放后,隨著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80后”不想種地,“90后”不懂種地,人們一度有過“年輕人都去打工了,誰來種地”的憂慮。但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蓬勃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拉開帷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回到農村,或投身生態種植養殖業,或經營網店、開民宿等,路越走越寬。當年輕人能從中找到足夠的價值感和成就感,農業的吸引力和活力自然就回來了。

       同樣,我們希望更多年輕人選擇從事制造業,就需要切切實實增強制造業的吸引力。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我國制造業規模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在驅動經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多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投身其中。

       薪資待遇的提高、勞動條件的改善、勞動保障的完善、成才空間的拓展,都是能夠有效提升制造業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只有當年輕人感到進工廠當工人尤其是技術工人是一件挺體面的事,才能從根子上解決制造業的缺工問題。

       對于快遞、外賣、直播這樣的新就業形態,在吸納大量勞動力就業的同時,也應該在勞動保護、技能提升、成長空間上有所改善。像送外賣,一度被認為是“吃青春飯”,缺乏技術含量,沒有成長空間。如果長此以往,也難免會被勞動者“用腳投票”。好在有關方面正在順應現實需求,著力做出相應的制度安排。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去年底發布《網約配送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將網約配送員職業分為五個等級,明確了各等級需掌握的工作內容、技能要求和相關知識,讓網約配送員擁有更加清晰的職業發展通道。

       某種程度上說,如果因為缺工而引發跨產業間在福利待遇、工作環境、勞動保障方面的比拼,倒是件好事。無論制造業還是服務業,無論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能讀懂當下的年輕人,了解其多層面需求,切實提高崗位的吸引力,才是能招得來人、留得住人的關鍵,才是促進相關產業發展的關鍵。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