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給“零工”一個“家”
2022-04-11來源:工人日報-中工網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龐慧敏 通訊員 蔣少萱 實習生 溫潞影

       閱讀提示

       為進一步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保障靈活就業勞動者權益。日前,南寧市正積極推進西鄉塘區率先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零工市場,該零工市場已初步建成,待優化后掛牌啟用。《工人日報》記者走訪西鄉塘區零工市場發現,零工們對于這一政策支持則知之甚少。

       在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友愛立交橋下,打散工的人們三五成群,以老鄉劃分聚集在橋底、樹蔭下等待招工。一輛出租車在橋底停下時,他們蜂擁而上,焦急圍在車前,爭著詢問乘客“招工嗎?”他們是靈活就業勞動者的一分子,從事著臨時和短期工作,當地人習慣稱之為“零工”。

       為進一步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保障靈活就業勞動者權益,日前,南寧市正積極推進西鄉塘區率先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零工市場,該零工市場已初步建成,待優化后掛牌啟用。

       《工人日報》記者走訪西鄉塘區零工市場發現,零工們對于這一政策支持則知之甚少,不少零工存在擔心招工收費、平臺扣工資、工作不自由等情況。

       “我們沒有技術,做不了技術工”

       3月21日正午時分,友愛立交橋下零工們或坐在電動自行車上刷手機看短視頻,或倚靠在斑駁墻壁上望向四方,或聚在一起打牌消磨時間。當一位市民走來,表示想要找個刷墻漆的師傅時,不少零工搖了搖頭。零工劉大姐表示自己只能做基礎工作,比如搬水泥、清掃房屋,“我們沒有技能。”

       劉大姐告訴記者,友愛立交橋下的零工主要負責挑沙、挑水泥、家政清掃等工作,南寧人居多。“都是些力氣活,100多元一天,遇到大方的老板能有200元。”但目前受疫情影響,大家常常一整天都等不到工作。

       來自南寧市賓陽縣的韋阿姨表示,自己年齡大了,沒有技能。她天亮就來到友愛立交橋下等工,眼睛轉來轉去,巴望著老板招工,找不到工作,回家也睡不著。她雙手抱住腿,倚靠在墻壁旁嘆氣道:“現在工作難找。疫情防控期間,工廠停工,招的臨時工也少了。”

       韋阿姨今年47歲,家中有4個孩子,都在讀書,開銷很大。20年前她放棄農村的耕地,與老鄉一起到南寧市區打零工。她早上五六點來,等到下午五點,中午就吃從家里帶來的白粥、饅頭。她形容自己“每天杵在一家印刷店門前”,“有機會的話,我更愿意進工廠,收入穩定,不會像現在一樣沒事做,天天為錢煩惱。”但談到為何不去工廠工作時,她直言自己心有余力不足。流水線速度太快了,她年紀大了跟不上,“我們沒有技術,做不了技術工,工廠也不愿意要我們這些老的。”

       沒有上社保,也不了解政策

       與韋阿姨不同,陳小哥來自云南,在南寧打零工已有七八年時間。不同于市場上的其他零工,他身穿粉色襯衫,神色輕松,坐在自己的摩托車上,低頭刷手機,不時抬起頭來回應記者的提問,“我每天都能接到單,一個月最低收入9000多元,最多能到3萬元以上。”

       陳小哥是友愛橋下為數不多不愁生計的零工。他早年在昆明模具廠工作,后自學掌握維修空調等技術活,靠技術行走江湖。即使是零工,他也會每月給自己上社保。

       相比之下,韋阿姨早年間受傳統觀念影響,秉持“女主內”,不曾掌握一技之長。她認為自己頭腦不靈活,且在裝修房屋、修鎖、修理家具等工種上,招工者更樂意要男工。

       韋阿姨身邊的零工老鄉多沒有給自己上社保,也不了解相關政策。記者向他們介紹西鄉塘區線上線下一體化零工市場時,他們均表示不知情。“靠別人不如靠自己。”陳小哥不愿去零工市場找工作,向往自由生活的他覺得市場會限制自己。韋阿姨則擔心零工平臺會扣傭金,還會收費,也不愿意加入線上零工平臺找工作。

       實現零工向全日制工轉變

       “我們是政府部門牽頭,西鄉塘區線上線下一體化零工市場保證不收任何費用。”南寧市西鄉塘區人社局工作人員韋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打造零工市場的主要目的,是保障靈活就業勞動者的就業。

       據了解,目前該片區零工多以熟人介紹、微信群等方式招工。很多工頭有用工群,在群里發布招工信息,一個群能有幾百個人,零工可以加入多個用工群等待招工。但這些招工群和其他零工平臺一樣,如果出現用工糾紛,零工們的權益難以保障。“但在我們的平臺,我們可以聯合法院、勞動監察局、工會等部門一起來為他們維權。”韋女士表示,未來將會與第三方公司合作,整合家政、物流、快遞等行業信息進行用工發布。

       南寧天氣炎熱,零工常躲在橋底等工,零工市場能為他們提供飲水、乘涼等服務。針對零工交通工具多以電瓶車為主的情況,零工市場還計劃設置充電樁。韋女士說:“主要還是給零工們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市場建起來后,還可以為設置一些公益性的技能培訓課程,讓他們有一技之長。”經過技能培訓后,零工就有機會實現向全日制工的轉變。

       針對“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的結構性就業矛盾,日前,廣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多個部門印發方案,一方面,支持零工市場建設,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一批規范化零工市場,另一方面,打造“八桂家政”“八桂建工”“八桂米粉師傅”等重點勞務品牌,實施技能提升計劃,開展定崗定向培訓,進一步提升技能培訓促進就業的有效性。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