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鄉村振興 擔青年責任”服務團:振興進行時,勿忘挖井人
2022-06-24水利學院“助鄉村振興 擔青年責任”服務團
2022年6月21日星期二,“助鄉村振興 擔青年責任”鄉村振興服務團繼續展開實踐活動。通過昨日的實地走訪、資料調查后,隊員們對于鄉村振興有了更深的了解。今日,他們繼續走訪于城市與鄉村之間,進行了調查與采訪。在與各位長輩的交談之中,更好的理解了鄉村振興戰略對于百姓的重要性。
在采訪過程中,我們遇到了楊大爺,大爺已經七八十歲了,身體還是非常健康。他依然能夠記得過去的很多事情,這些記憶就像是一本非常厚的小說,寫出了許多往事。我們在書里學習,看到了半個世紀的偉大變化。老人說,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路的變化。那時的國家還不如現在那么繁榮,在人的溫飽問題之下,路的好壞就變得微不足道。有時碰上雨天,滿地都是泥濘,還有著一股很糟糕的氣味;而秋收時節時,有時木車出不去,為了糧食能賣的好一些,便要背著重重的一包走出去......“現在不同了”楊大爺說,“路也好了,環境也好了。原來電視、汽車這些大家伙,鄉親們想都不敢想。如今這時代家家戶戶都能有,我覺得這跟你們說的鄉村振興戰略肯定有很大關系。”
確實如此,我們越來越美好的生活離不開國家與政府的正確決策。我們知道,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這一階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現在鄉村。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鄉村最為突出。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這也是鄉村振興戰略最大的意義與價值所在。
從楊大爺家中出來,環顧四周,當年的土房子早已不見蹤影,而如今這棟房子漂亮安全而實用;農田里的現代化設備也不再罕見。廣闊的土地上,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汗水創造了如今美好的社會,愿我們走在振興進行時,能始終堅定自己的信仰,將前輩們的精神繼承下去,“勿忘挖井人”,將鄉村振興更好的進行下去!這也是社會實踐活動所要教給我們的。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