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水資源短缺,人均水資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時空分布也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因此,從水量相對充沛的長江流域向這一地區調水,實施南水北調工程,能夠大大緩解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南水北調工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我們在生活中要做到節水護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水資源。
2022年6月21日,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學院“南水北調,利在千秋宣講團”暑期社會實踐團,正式開始實踐的第二天。今天的實踐主要通過走訪各地居民發放調查問卷形式來了解各地居民對南水北調工程的了解情況和生活中是否能做到節水護水。實踐地點為宣講團團員家鄉。
宣講團成員按照慣例首先進行了一個線上會議,完成了任務分配。會議中宣講團隊長著重強調了安全問題及其他相關注意事項。實踐隊共有11名成員,隊員在各自的家鄉進行走訪和調查。
本次調查問卷有紙質版和電子版兩種形式,實踐當天我們向民眾發放提前制作好的紙質調查問卷,同時也在朋友圈發放了電子版的調查問卷。這保證了本次調查的范圍,提高了本次調查的代表性。實踐過程中,隊員們頂著烈日完成了認真地完成了本次實踐內容。調查問卷,起到了非常好的調查效果,其問題非常簡潔明了,有助于我們更好的了解群眾們對南水北調工程的了解情況和生活中是否能做到節水護水。同時,調查問卷也進一步加深了群眾對南水北調工程的了解,提高了群眾們的節水護水意識。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匯總分析,我們發現絕大多數民眾對于南水北調工程只有一個粗淺的認識,生活中只有極少部分人養成了良好的用水習慣。水資源的稀缺程度并沒有被人民群眾所了解,這也充分說明了南水北調與節水護水調研宣講的必要性。通過本次的實踐調查,很好的加深了受訪群眾對南水北調工程的了解。人民群眾也得以通過我們我發放的調查問卷認識到水資源的珍貴性,從而在他們心中埋下一顆節水護水的種子。而這也是我們本次社會實踐的意義所在。
通過本次實踐調查,我們對各地群眾對南水北調工程及生活中是否能做到節水護水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本次實踐也讓我們認識到開展節水護水宣傳的重要性與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