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鄉村振興 擔青年責任”服務團: 逐夢鄉村振興,擔當青年責任
2022-06-28水利學院“助鄉村振興 擔青年責任”服務團
將時間軸緩緩向回撥至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對于國家的經濟、人民的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022年6月20日,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學院“助鄉村振興,擔青年責任”宣講團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啟動,活動進行時,我們將在互聯網中調查,在城鄉之間走訪,以屬于青年的方式為鄉村振興的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實踐啟動之時,我們定制了不同的分工,是通過自己的雙腳丈量這片土地,探尋屬于鄉村的振興成就;或是在資料里學習,了解更多的知識。無論哪種方法,都飽含著對鄉村振興的支持。
在今日的活動中我實地探訪了鄉間與城市在不同時期的變化,在實地走訪中仿佛能夠看到歲月變遷的痕跡,這無疑是很偉大的變化。河南商丘,這是河南省最東面的城市,我在這里探尋鄉村振興帶來的變化。商丘的下午三點,氣溫接近四十度,在進行實地探訪后身上滿是汗水,但就和發展的道路上一樣,汗水創造了收獲,對于理解鄉村振興的成果大有幫助。
周圍這片土地曾經很落后,如今已經是商丘市重點規劃發展的“示范區”,周圍醫院、超市、餐廳等場所齊全,更有“商丘市第十六中學”這樣的辦學水平優良的學校。雖說已經可以用“城市”形容周圍這片區域,但在探訪過程中,還是能夠找到一些專屬于過去的痕跡。老廟依然矗立著,不知它在這片山坡上駐留過多少春秋。雖然周圍正處在發展中的環境略顯得荒涼,但老廟卻還是與環境格格不入,或許這也是對過去的一種美好留戀。
探訪路上,我又找到了一條長路,這條長路還沒有打通,但可以清楚的看到,路的一側已經有了高樓,另一側還是略顯陳舊。相信這條路能夠連接美好的未來,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成為百姓的致富路、幸福路!
通過社會實踐,架起責任擔當的橋梁。親眼所見,用腳丈量,用心感受,大自然亦是屬于青年的課堂,在未來,更要繼續為為鄉村振興事業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