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消費升級,到消費降級,再到現在的消費“擺爛”,大熱的網紅零食、精致的奢侈品、商品房、私家車……都開始“賣不動”了。
2022年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數據
就連每年上市,黃牛都要加價賣iPhone也慘遭“滑鐵盧”。“發售前,今年要賺幾十萬;發售后,一天虧了幾十萬”,成了今年倒賣iPhone 14黃牛的“血淚”心聲。
不買房、不買車、不買手機、不買衣服,面對商家鋪天蓋地的滿減活動,大家不再是“斤斤計較”地計算著怎么買更劃算,而是直接不買立省百分之百,消費“擺爛”正在逐漸蔓延。
那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國外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們在英國、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愛爾蘭和加拿大等地的180多家公司,開始了一項名為“全球四天工作制”(4 Day Week Global)的試點計劃。
在這項計劃中,從五天、40小時的工作制,轉變為四天、32小時的工作制,雖然因職位和行業的不同,有所區別,但不會降薪(劃重點!)。
就在昨天9月20日,這項為期六個月的“全球四天工作制”的試點計劃成功了。在接受調查的70多家英國的試點公司中,78%的領導者表示他們實現了順利或“無縫”過渡。只有2%的人認為它具有挑戰性。88%的人都認為四天工作制有效。
其實,國內早就有關于“四天工作制”的呼聲。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就在《2017-2018年中國休閑發展報告》中建議,2030年起實行“做四休三”。受疫情影響,多地又開始重提這項制度,以達到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的目的。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相關數據表明,在2020年,中國城鎮就業人員平均每周要工作整整47個小時。相當于這意味著,如果按每天工作8小時換算,大家每周平均要工作將近6天。
大家不光“沒閑”,還“缺錢”。前段時間,前程無憂的調查數據顯示,超六成的專科生實際平均薪酬低于5000元,為了提高收入,很多人準備提升學歷,2023年的“考研大軍”預計超500萬。中金公司公布的中國家庭人均月收入也顯示,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人數只占全國總人口的5%。
如何破局,早就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那你對“四天工作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