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瘋狂小楊哥”遭打假:頭部主播也會“翻車”?
2022-11-17來源:公益中國網


       今年的雙十一購物節剛過,頭部網紅主播“瘋狂小楊哥”翻車的消息便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圖片1

       本月12日,打假人王海爆料稱幾日前在小楊哥直播間購買的某品牌破壁機和絞肉機存在虛標功率的問題。

       他表示產品介紹中所標注的破壁機功率為300W、絞肉機功率為120W,但經拆解發現破壁機實際功率為105W,絞肉機則為120W。

       事后,他向抖音電商客服進行投訴,最后給出了為其退貨退款并補償100元的反饋。

       但王海認為根據這款商品的銷售額,如此處理過于不妥,于是便在微博上爆料出此事并號召相關消費者一起維權。


 
       據了解,王海所爆料的這款商品單價為399元,商品展示頁面顯示共計賣出6.8萬份,以此推算該商品銷售額大約為2700萬。

       即便事后“瘋狂小楊哥”下架了相關商品,商品廠家也發布聲明表示兩款產品均符合國家標準,但有關此事的爭論依舊沒能停息。

       無獨有偶,本月10日,同是頭部帶貨主播的“瑜大公子”遭到韓國知名品牌國內品牌運營方打假,稱其在直播間所銷售的該商品,并沒得到任何官方授權文件。



       短短幾日接連兩起打假事件,無疑讓“直播帶貨”再次站上風口浪尖。

       不難發現近年來,各大平臺所興起的直播帶貨,可謂火得一塌糊涂。

       他們賣貨的流程大體相似,介紹商品、指引關注最后上鏈接搶購,看上去似乎沒有多么復雜,但隨著這一賽道的日趨飽和,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為了積攢更高人氣提升商品銷量,各大帶貨主播也是用盡渾身解數卷了起來。

       有的專門設計夸張話術,有的邀請各路大咖前來撐場,更有甚者直接演起了情景劇......新穎的點子、有趣的氛圍著實帶給屏幕前的用戶不少歡樂。

       但玩歸玩、樂歸樂,無論是主播還是用戶都要意識到這不是單純的分享,核心還是為了賣貨,所以用戶要保持一份理智,不要盲目被直播間氛圍帶動,理智消費。

       而主播方也應清楚,用戶不會因為直播形式多搞笑而忽視所購買商品的質量,無論是出于何種心態購買,無論花費是多是少,最終決定該直播間口碑的還是質量。

       并非說形式無用,只是這些都屬于錦上添花,若連像樣的錦緞都沒有,這花繡的又有什么意義呢。

       主播變著法吸引用戶在直播間停留,而用戶在帶貨直播間的海洋里也偏愛“看人下菜”,知名度較高且有一定影響力的明星、網紅往往成為首選。

       “公眾人物賣貨有保障”也曾是很多用戶的想法,認為他們有足夠的實力真心為大家精心選品,而且其自身所具備的影響力也會為商品增加一層保障。

       確實,有不少知名主播沒辜負大家的信任,對商品精挑細選,但也有部分主播沒能經起利益的誘惑,嘴上說著為“家人”謀福利的過程多么辛苦,背地里卻暗自竊喜一場直播又收割了多少“韭菜”。

       不難發現,近些日子,即便是曾經的“剁手黨”也變得冷靜了不少,但阻止他消費的不是這個商品確實不需要,而是被一次次的“翻車”嚇怕了。

       信任是最硬也是最脆的東西,打破了再恢復真的就難了。明星、網紅作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公眾人物既然參與到直播帶貨中來,那就要無愧于大眾的信任。

       說自己賣的商品合規優質,那就在選品環節嚴格把關;講述自己的使用感受,那就在幕后真實體驗;承諾贈送什么物件,那就敢說敢送......

       羽毛易掉不易長,給別人提供安心也是給自己的羽毛加固。

       當然,也有少數網友為此類主播打抱不平,認為每次直播帶貨一翻車,大家都對主播群起攻之,主播不過是扮演“售貨員”的角色,沒什么過錯,卻替廠家背上了全部的“鍋”。

       但在廣告法的相關規定中,從未將問題廠家隱藏幕后,既存在問題必嚴查追究;與此同時也給了帶貨主播方較為人性化的處理舉措。

       只有在因所售商品質量問題引發嚴重后果關聯到消費者生命健康、無法提供廣告主真實信息或在明知有問題還繼續售賣的情況下才會被要求承擔連帶責任。

       不排除精心細選后仍被商家套路的帶貨主播,但同樣也不可否認有些帶貨主播只是將“嚴選”走了個過場。

       正是因為市場上還存在唯利是圖的無良商家,所以消費者才想在經過層層嚴選的直播間買個安心,消費者給了帶貨主播施展之地,主播就要守住這份責任的底線。

       “瘋狂小楊哥”和“瑜大公子”被打假的事件雖然還沒有定論,但也給買賣雙方再次敲響了警鐘。



       央媒評頭部帶貨主播遭打假的詞條高居熱搜榜頗久,這番話值得所有帶貨主播方思考:
       
       “頭部主播遭遇‘打假’時以沉默應對顯得不合時宜。這樣做不僅無助于解決爭議,也可能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未來類似的‘打假’事件大概率還會發生,主播們如果仍然只是悄然下架產品,而不積極回應訴求、解決問題,終將失去消費者的信任。”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