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華環保世紀行2025年宣傳活動啟動
中華環保世紀行2025年宣傳活動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啟動。今年宣傳活動的主題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02 2025年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典型案例發布
自然資源部:近日發布2025年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典型案例。15個典型案例涉及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鹽沼等典型生態系統,為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樣板。
03 全國多地高考今日結束
6月9日,2025年全國高考進入第三天,多數省份的高考將迎來收官。如河北、山西、吉林等多地將于今日結束全部考試,而北京、天津、浙江等地的考試則將于明日結束。

來源:中國教育報
04 第四屆上合組織成員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6月8日至9日,第四屆上合組織成員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在青島舉行,來自各成員國120多位嘉賓齊聚一堂,攜手共譜區域創新協作與可持續發展的嶄新篇章。

來源:觀海新聞
05 海底“造林”有了新進展
歷經11年的堅守、探索和科研攻關,廣西大學珊瑚礁科研團隊在北海潿洲島海域實現珊瑚可控大量產卵,這一進展標志著潿洲島海域成為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珊瑚的“避難所”的可能性大增。
06 教育引導學生嚴禁在林區、草原玩火用火
國家林草局、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通知,重點教育引導學生嚴禁在林區、草原玩火用火,嚴禁攜帶火種、易燃易爆等物品進山游玩,切實筑牢中小學生森林草原防火思想防線。
01 中國游客在日本遇襲,我大使館提醒!
鑒于日本近期發生中國游客人身安全事件,中國駐日本大使館7日發文提醒在日中國公民特別是來日游客加強防范,注意人身安全。
02 哥倫比亞總統選舉參選人遇襲
據當地媒體報道,哥倫比亞參議員、總統選舉參選人米格爾·烏里韋當地時間7日下午在首都波哥大遭槍擊,目前傷勢嚴重。一名槍擊嫌疑人已被抓獲。

來源:新華社
03 美國恢復處理哈佛國際學生簽證
美國國務院6日通知全球各地使領館,恢復為準備赴哈佛大學就讀的國際學生辦理簽證。這一決定推翻了5日剛下達的拒簽指令。
04 俄烏繼續相互發動空襲
俄羅斯國防部8日發布通報說,過去一夜,俄境內多地遭到近百架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同一天,烏克蘭空軍說,俄羅斯繼續對烏發動無人機和導彈襲擊。
05 以軍突然開火,致70余人死傷
據巴勒斯坦通訊社8日報道,以色列軍隊當天在加沙地帶南部一處援助物資分發點附近打死4名巴勒斯坦人,另有約70人受傷。
01 “不是自己的東西,堅決不能拿”
6月3日,湖南湘潭。黃先生發現路邊一紅色袋子內裝有6萬元現金。在尋主未果后,他將現金送派出所,最終警方找到失主。
02 “小伙子不怕,靜下心來就好了。”
近日,山東濟南,家長騎摩托送考不慎摔倒,考生受傷,為不耽誤考試,眾人在考點門口幫他包扎,在場所有人溫暖鼓勵:小伙子不怕,靜下心來就好了。
03 部分省份公布高考成績查詢時間
目前,已有部分省份公布了高考成績查詢時間,湖南、湖北、吉林、江西等地預計在25日左右公布高考成績。

來源:央視新聞頻道
04 減輕教師非教育教學負擔
北京近日出臺措施,提出要減輕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非教育教學負擔,寒暑假、法定節假日及平時原則上不安排教師值班。
05 張家界溶洞垃圾問題致4人被停職
近期,湖南張家界慈利縣溶洞垃圾問題引發關注。目前,4名責任人被停職檢查,涉嫌環境違法問題已立案14起。
06 家中危險品可別亂放了!
近日黑龍江,1歲半女孩誤將泡了農藥的苞米粒當作糖豆食用,而后昏迷不醒,經醫院搶救后目前已脫離危險。醫生提醒,有嬰幼兒的家庭一定要管理好有毒有害的藥品,如若誤食誤服,一定要帶著藥瓶及時就醫。
01 2024年我國海洋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
2024年,我國海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元,達到105438億元,比上年增長5.9%,高于國民經濟增速0.9個百分點。

來源:新華社
02 中國進出口銀行前5月投放外貿貸款4600億元
今年前5個月,中國進出口銀行共投放對外貿易領域貸款4600億元,加大對民營外貿企業、中小微外貿企業等的支持力度。同時,發行外貿領域主題金融債券累計370億元,專項用于外貿領域信貸投放。
03 5月份CPI略有下降
國家統計局:5月份,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04 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名單公布
商務部等5部門:近日確定北京、上海、廣州等38個城市為第一批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這些城市將因地制宜,建設供給豐富、服務優質、智慧便捷、綠色低碳的現代零售體系。
05 多家國際金融機構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
近期,高盛、摩根大通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紛紛調高2025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
06 星巴克中國宣布數十款產品集體調價
星巴克中國宣布將發力非咖啡飲品市場,6月10日起,星巴克共計數十款產品將集體迎來調價,以大杯為例,平均價格降幅達到5元,最低僅需23元就能購買。

來源:澎湃新聞
01 印尼公開賽:劉圣書/譚寧女雙奪冠
在2025印尼羽毛球公開賽女子雙打決賽中,中國組合劉圣書/譚寧2比1戰勝馬來西亞組合陳康樂/蒂娜,奪得冠軍。
02 鄭欽文將參加WTA女王杯
9日,WTA女王杯(網球賽事:WTA500倫敦站)將在英國倫敦拉開戰幕,鄭欽文作為頭號種子領銜出戰。
03 中國女排2比3不敵土耳其
6月8日晚,世界女排聯賽中國北京站,中國女排對陣土耳其女排,中國女排激戰五局之后以2比3的比分惜敗,用2勝2負的戰績為本站比賽收官。

來源:微博@中國女排
今天報摘中,我們提到一名一歲半女童誤將泡了農藥的苞米粒當作糖豆食用的新聞。
目前,女孩已脫離危險,但回看這其間的經歷,仍叫人心有余悸。
據了解,在送醫前兩小時,家長看到女孩手中拿著一個粉色苞米粒,頓時慌了神,因為這粉色的苞米粒是經農藥泡制,用來消滅老鼠的。
雖然及時將孩子手口中的苞米粒搶下,可片刻過后孩子還是出現了呼吸困難的癥狀,送到醫院時已陷入昏迷。
因為過于驚慌,家長送女孩就醫時忘記帶農藥瓶,所以醫生無法確定具體是什么藥物引發的中毒,只能一邊給孩子用呼吸機,一邊催促家長將藥瓶送來。
在確定具體毒源后,經醫生全力搶救,孩子各項指標終于恢復正常,脫離危險。
來源:圖怪獸
這起悲劇的發生,可以說將家庭安全的警鐘再次敲響,讓我們不得不反思自己在家庭藥物管理方面的責任。
可能有人說,當下農藥中毒是極小概率事件,不用太放心上,因為除部分農村地區外,很多人家中都沒有農藥。
如此說法,可謂荒謬至極。
當前來看,農藥并非家庭鮮見品,除進行農作使用外,在夏季時節,隨著各類蚊蟲的驟然增多,一些家庭會使用農藥進行驅逐殺滅。更何況,在關乎孩子安全一事上,從來沒有因“少”而放松警惕的說法。
同時,對幼年期的孩子來說,家中各類藥品、化妝品的威脅其實都與農藥無異,任何誤服誤食行為,都可能帶來嚴重后果。
梳理發現,近些年因農藥/藥品導致的兒童中毒悲劇不在少數——
2025年5月,河南一2歲男孩回老家探親時,誤食了泡過農藥的玉米種子,隨即出現意識模糊、口唇發紺、口吐白沫、抽搐等癥狀,經醫院緊急搶救,男孩最終脫離生命危險;
2024年8月,襄陽一2歲男孩將家中的維生素AD膠丸誤認為糖果,一次性服用了半瓶。家長發現后立即將其送往醫院,經洗胃和輸液治療,孩子病情才得以好轉;
2023年2月,新鄉一1歲多男孩,在家誤食奶奶的降糖藥(格列吡嗪)。由于未及時發現,孩子出現嚴重低血糖腦病,導致腦血腫和藥物中毒,最終成為植物人;
2022年,河北大名縣一名14歲女孩誤服了父親裝在飲料瓶里的鋤草劑敵草快,生命垂危......
如此一樁樁一件件,在讓人揪心的同時,也將問題指向一點:家中危險品存放和管理存在嚴重漏洞!
許多家庭習慣將農藥等危險物品隨意放置在孩子能夠觸及的地方,或者將其脫離原包裝,裝在食品袋/飲料瓶中,缺乏判斷力的孩子很容易將其當作糖果/飲料食用。
而在廣而告之&公益中國網此前制作的一支公益廣告中,就有一段這樣的場景——
男孩跟隨爸爸前往田間,要為莊稼打藥的爸爸將一瓶農藥倒于塑料桶中進行稀釋,隨后獨自前往田間勞作,口渴的男孩呼喚爸爸未果,便將桶中稀釋的農藥水一飲而下......
廣而告之公益廣告《謹防農藥入口》
很多時候,我們也和廣告中的這位爸爸一樣,會疏忽會大意。
意外發生前,我們總覺得這些疏忽微不足道,殊不知,有時自己一丁點的差池就可能給孩子帶來致命的危險。
所以,為了防止類似悲劇的發生,我們必須提高安全意識,對家中各類危險品時刻保持警惕。
首先,不要將農藥等危險品與食品、飲料等物品混放,應存放在兒童無法觸及的地方,如高處的柜子或上鎖的櫥箱中;
其次,家長應加強對孩子安全方面的叮囑教育,告訴他們農藥等的危險性,避免孩子因好奇心而誤食。
當然除此之外,相關部門也應加強對農藥等危險品銷售和使用的監管,加大安全存放宣傳力度。
如若不幸發生誤服農藥的情況,家長務必保持冷靜,采取科學的急救措施;
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將孩子情況予以告知并尋求當前自己可以進行的操作。(因某些農藥,如有機磷、百草枯等,催吐可能加重病情,所以應就情況詢問醫務人員,避免盲目催吐。)
在將孩子送往醫院時切記帶上孩子所誤服藥物的包裝,以便醫生了解成分和毒性,采取針對性的解毒措施。
來源:圖怪獸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社會的未來,而孩子誤食農藥等危險品的悲劇,則是每一個家庭揮之不去的噩夢。
既然心痛和自責無法將時間的指針撥回意外發生前的時刻,那就讓我們從這些教訓中汲取力量,用更加嚴謹的態度和更加完善的安全措施,守護孩子茁壯成長。
公益中國,從我心做起。
公益中國網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大公益范疇各類公益事件,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公益網站:http://www.gzjgpet.cn/ E-mail:pubchn@mmia.com
文章轉載自公益中國網:http://www.gzjgpet.cn/news/show.php?itemid=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