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產(chǎn)日”。什么是文化遺產(chǎn)?北京有哪些文化遺產(chǎn)?北京的遺產(chǎn)保護工作開展得如何?這些都是人們關(guān)注的問題
昨天,在全國第一個文化遺產(chǎn)日前夕,市文物局文物保護處處長王玉偉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介紹北京市文物保護工作情況。
據(jù)介紹,從2000年至2007年,北京市政府用于文物修繕保護的費用將達到9.3億元,8年的投入是歷史上近60年投資的3倍。北京市文物局已經(jīng)著手制定2008年至2015年中遠期文物保護計劃,北京市的文物古建將開始沿著中國古建特有的維修保養(yǎng)循環(huán)周期科學進行,也就是說,隨著中遠期計劃的實施,北京市的文物建筑修繕將有望步入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
■8年投資是近60年的3倍 ■兩年修繕文保單位121項
5月27日,周六,雨天。大多北京市民都在家休閑,但是在北京市文物局院內(nèi),文保處的工作人員們卻像平常一樣忙碌著。為做好北京市的文物修繕工作,這些年來,他們很少能踏實地歇雙休日,不是去文物保護單位看現(xiàn)場,就是去古建修繕工地,盡管如此,仍有許多工作做不完,于是周末忙碌也就正常了。
昨天,在全國第一個文化遺產(chǎn)日到來前夕,市文物局文物保護處處長王玉偉接受本報記者專訪,介紹北京市文物保護工作的真實情況,其中有些內(nèi)容從未向社會公開過。
修繕背景
8年前古建
七成是“病體”
“由于歷史原因,當時北京的文物建筑狀況特別不好,大多數(shù)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打個比方說,當時七成以上的古建都拖著“病體”。
●經(jīng)費拮據(jù):
過去年投入僅500萬
因經(jīng)費有限,當時北京市對文物的保護仍以搶險而且以局部搶險為主,文物工作者們眼看著文物的“傷口”束手無策?!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雖然當時北京文物年年也在進行著修繕,可每年的經(jīng)費僅有400萬至500萬元左右,僅夠?qū)﹄U情嚴重的古建“傷口”進行堵漏“治療”,只能控制病情不能進行“手術(shù)”。當時北京市文物修繕工程像樣的一年不過10個左右,一般工程修繕費用不過幾十萬元,大的工程也不過100萬至200萬元。
●一年調(diào)研
“保守”計劃被打回
1998年以來,當時的文物局領(lǐng)導利用一年的時間進行調(diào)研,最終得出結(jié)論——北京文物安全狀況亟須改觀,文物修繕工作迫在眉睫。
1999年,北京市文物局開始制定北京文物保護的費用計劃,指導思想是對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險情最嚴重的文物建筑進行搶修。經(jīng)過計算,按常年年維修費用的近10倍試著上報了修繕項目計劃,每年修繕費用約為4000萬元,費用翻了10倍,當時制定計劃的人們并不知道是否能夠得到批準。
“思想不夠解放!”這是第一次上報計劃被打回的原因。對北京文物現(xiàn)狀已了然于胸的文物局負責人清楚地認識到,僅一年幾千萬的費用是很難使北京文物脫離“險境”的。
●3.3億計劃
搶救兩線一街一區(qū)
“北京有錢了!”北京市文物工作者們立即重新起草報告,經(jīng)過慎重研究、詳細考察、再三考慮,終于將一份龐大的文物修繕計劃遞交上去,并且很快得到批準,這就是北京文物歷史上著名的“3.3億計劃”——從2000年開始,每年由市財政撥款1.1億元,用3年的時間使北京市文物的險情全部得到緩解。
而在這筆資金撥付到位之前,市文物局已提前開始了搶險——對當時已經(jīng)按照過去修繕計劃開工的項目立即調(diào)整了方案,將出現(xiàn)險情的局部加固,調(diào)整為對文物單體全面調(diào)查,局部修繕也擴大到了文物單體。從這時起,北京文物搶險工作戰(zhàn)略正式由“點”擴大到“面”,隨即又很快擴大到了“片”。
“3.3億計劃”的口號是“保護文化古都,展現(xiàn)名城風貌”,當時制定了以“兩線”(中軸線和朝阜路沿線)“一街”(國子監(jiān)古建筑群)“一區(qū)”(什剎海風景區(qū))為核心的修繕保護計劃。北京中軸線上的第一個項目鐘樓因年久失修,建筑群東北角局部結(jié)構(gòu)出現(xiàn)隱患,以往修繕時只是對局部加固搶修,沒有能力徹底解決安全隱患。“3.3億計劃”實施后,通過對方案的調(diào)整,終于從根本上解決了這處重要建筑的隱患問題。
修繕力度
近年規(guī)模勝于“康乾盛世”
對于北京的建筑格局來說,專家一致認為遺存較多的是明清格局,這也是關(guān)于北京皇城保護冠以“明清皇城”的理論依據(jù)。有專家認為,單從修繕力度和修繕規(guī)模而言,近年來北京市的文物修繕工作規(guī)模超過“康乾時期”。
●“康乾”主修皇家建筑
有關(guān)專家認為,如果談及對皇城核心建筑的修繕規(guī)模,鼎盛時期當數(shù)“康乾時期”,因為當時清朝政治穩(wěn)定,國力強盛,基本處于盛世。但是“康乾”時期進行的修繕大多為皇家建筑,而北京市所修繕的則除了皇城之外,還包括大量民居、廟宇等,修繕規(guī)模遠超過當時。
●8年投資是近60年的3倍
以投資規(guī)模來看,新中國成立以來至1990年,北京市每年平均投入400萬至500萬元。從1991年至2000年,每年投資僅1000萬元。也就是說,從1949年至2000年,北京市全部用于文物修繕的政府投資約為3億元。
從2000年至2007年,北京市政府用于文物修繕保護的費用將達到9.3億元,8年的投入是歷史上近60年投資的3倍,北京市的文物保護力度無疑在國內(nèi)省市中是最高的。
●中遠期計劃正在制定
在2008年前,北京市古建修繕主要是以搶險修繕保護為主,為使北京市的文物建筑得到全面保護和合理利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北京市文物局已經(jīng)著手制定2008年至2015年中遠期文物保護計劃,北京市的文物古建將開始沿著中國古建特有的維修保養(yǎng)循環(huán)周期科學進行,也就是說,隨著中遠期計劃的實施,北京市的文物建筑修繕將有望步入良性循環(huán)軌道。
修繕方式
給“患病文物”實施大“手術(shù)”
2000年10月,當年北京市政府撥付給當年的修繕費用1.1億元正式到賬,而此時,當年的工程已經(jīng)全部啟動了。
首批古建隱患消除
除了調(diào)整過去的修繕方案,本著“修繕一處排險一處”的方針,北京市的文物修繕工作迅速啟動。先農(nóng)壇等第一批古建的隱患得到徹底消除。
“3.3億工程對于北京市文物來說可謂是一場及時雨?!笔形奈锞钟嘘P(guān)人員說,因歷史原因,北京市的許多土木制古建并未按照合理的“5年小修,10年中修,30年大修”的輪回進行,多處古建該大修了只能小修,好比人的身體——該體檢時不體檢、不舒服也忍著,最終會積勞成疾,釀成大病。近十年來,北京市文物采取的修繕都是在搶險,這是在還歷史欠下的修繕賬。
搶險先救工藝絕活
這時,“搶救瀕臨失傳的工藝”開始進入北京市文物的“搶險”內(nèi)容——由于過去資金財力有限,許多該修的古建不能開工,一些沒有活兒干的老師傅開始改行。針對這種情況,市文物局通過勸說老師傅參與編寫文物修繕操作規(guī)程、驗評標準以及術(shù)語詞典等,盡量通過文字的方式把老師傅身上的絕活留下來。但這并不是最好的搶救方式,對工藝絕活的搶救還應(yīng)該通過工程,利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帶徒弟。
隨著2000年“3.3億計劃”的啟動,許多賦閑在家的老師傅有了用武之地,一批老技師紛紛走出家門,開始為北京古建的修繕工作服務(wù)。通過帶徒弟的方式,一大批中國古建特有的工藝得到了傳承,一批技術(shù)新生力量開始出徒并且可以獨立工作,使瀕臨失傳的工藝得到了保留。
完善制度杜絕亂花錢
“花錢是容易的,但花大錢卻是件難事?!睘榱藢Ρ本┦袚芨兜木揞~修繕費用負責,市文物局完善了多項規(guī)章制度,如在全國率先在文物修繕工程中實行招投標制度和全過程審計制度,與市財政、市審計部門共同編制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招投標管理辦法》、《專項資金審計管理辦法》,確保了花大錢不出紕漏。
修繕資金
9.3億元8年“引出”60億
冬天滾雪球,雪球會越滾越大。北京市文物修繕投資實際狀況也是一樣。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僅3.3億計劃就帶動了區(qū)縣的配套資金50億元人民幣。
3.3億計劃修繕98處古建
截至2002年,北京市的3.3億文物搶險計劃圓滿結(jié)束——3年來共修繕98處古建單位,包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8項,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0項,共涉及128個工程;近60萬平方米的古建得到修繕,許多占用文物單位的居民、單位從文物中騰退出去,如圓明園內(nèi)的615個住戶、13個駐園單位全部遷出,徹底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使歷史景觀得到了恢復(fù);歷代帝王廟、紀曉嵐故居等5處古建在騰退后首次實現(xiàn)開放;團城演武廳等四十余處文保單位修繕后重新開放。
人文奧運計劃提升質(zhì)量
“在‘3.3億計劃’結(jié)束前,北京市文物的修繕工作又開始了新的、更為龐大的計劃?!薄?003年至2007年結(jié)束的“人文奧運文物保護計劃”——從2003年開始,北京市將在每年投資1.2億元,利用5年時間使北京市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建筑得到更好的保護,環(huán)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王玉偉稱,“3.3億”大大緩解了北京文物的生存危機,而總投資達6億元的人文奧運計劃則在于提升文保單位的質(zhì)量,徹底扭轉(zhuǎn)原來被動搶險的局面,主動出擊,遵守“保用并舉,恢復(fù)景觀”的方針,將北京市的文保單位成片整治,形成風貌??傮w設(shè)想是——整治兩線景觀(中軸線和朝阜路沿線)、恢復(fù)五區(qū)風貌(什剎海風景區(qū)、國子監(jiān)古建游覽區(qū)、琉璃廠傳統(tǒng)文化商業(yè)區(qū)、明清皇城景區(qū)和古城垣景區(qū))、重現(xiàn)京郊六景(西郊風景名勝區(qū)、北京段長城風景保護區(qū)、帝王陵寢保護區(qū)、京東運河文化帶、宛平史跡保護區(qū)和京西寺廟景區(qū))、營造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格局。
兩年修繕文保單位121項
根據(jù)這項宏偉的計劃,北京市將有近百處文物單位得到修繕,整個文物保護單位景觀將得到改善,通過安裝避雷裝置、消防、排水等基礎(chǔ)設(shè)施,徹底消除文物的安全隱患。
從2003年開始實施至今年,“人文奧運文物保護計劃”已開工修繕33項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7項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31項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共121項。
而經(jīng)粗略統(tǒng)計,北京市從2000年來至今,所采取的“3.3億計劃”和“人文奧運文物保護計劃”,直接投資為9.3億元,目前已帶動的區(qū)縣配套資金和社會資金超過60億元。
背景資料
什么是文物?
文物,舊為禮樂、典章制度的統(tǒng)稱?,F(xiàn)在人們多把古代遺留的東西稱為文物,但究竟什么是文物呢?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第25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條,對保護文物的范圍作了明確規(guī)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下列具有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文物,受國家保護:
?。ㄒ唬┚哂袣v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
(二)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和著名人物有關(guān)的,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和史料價值的建筑物、遺址、紀念物;
?。ㄈv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shù)品、工藝美術(shù)品;
?。ㄋ模┲匾母锩墨I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手稿、古舊圖書資料等;
?。ㄎ澹┓从硽v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chǎn)、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文物保護法》第二條同時還規(guī)定:“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到國家的保護?!?
在《文物保護法》上述規(guī)定中,十分明確地指出了國家保護文物的范圍。我們認為,國家保護文物的范圍,也就是文物所包括的內(nèi)容。
由此,可以得知:
第一,文物一般具有歷史、藝術(shù)、科學三個方面的價值。具體到每一件文物,不一定都具有三個方面的價值,但至少要具有其中一方面的價值,否則就不能稱其為文物。
第二,文物應(yīng)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實物。不具備這一點,也不宜作為文物保護。
第三,國家保護的文物具有廣泛性,應(yīng)是反映歷代社會制度、社會生產(chǎn)、社會生活、文化藝術(shù)、科學技術(shù)等方面的有代表性的實物。各個方面的文物之間具有廣泛和密切的聯(lián)系。只有全面保護各個方面的文物,才能使文物的價值不受損害。
來源: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