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疆做志愿者已經快兩年了,2013年的夏天剛剛大學畢業的我因為喜歡新疆,所以瞞著家人來到新疆做了一名志愿者。2014年因為舍不得離開,所以我有選擇續簽一年繼續留在新疆。2015年還有四個月就要結束服務期的我,已經真的舍不得新疆,舍不得這里給予的一切。于是過年回家的車票被我一拖再拖,不是不想家,而是覺得再回新疆時也許就是再見的時候了。
過年時家里有人問我為什么還不回來,又不是在老家找不到工作,新疆條件那么艱苦,一個月就2000塊錢的緊貼有什么可留戀的。我沒有說話,只是笑了笑,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家里的親人朋友這么勸我了。去年回家我還會與他爭辯,但今年我不想再去解釋了。因為每個人選擇生活的方式不同,所以衡量幸福的標尺也會不同。不去爭論誰好誰壞,只要自己知道想要什么便好。
我承認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無論沿海還是內地,只要你踏實努力總會有機會積攢起屬于自己的財富。我喜歡新疆,更喜歡志愿者這個光榮而純粹的稱號,在我的心里,年輕時不缺少精力、夢想、創意;缺少的是一種從容的等待與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所以我選擇來到新疆用一種平靜的心態面對自己的人生,在人生最急于求成的年紀里靜下心來用一年、兩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看清自己。洗凈自己內心的貪婪,尋找自己人生中真正的成功與渴望。在新疆做志愿者的日子里,我喜歡寧靜的夜,喜歡藍藍的天,喜歡一個人在一本書,一杯茶中靜心思考。我覺得做志愿者更像是青春路上的修行,一種古卷青燈,羌笛牧歌式的陪伴,這讓我受用一生。
無論別人理解或是不理解,我都會堅定我的選擇,我都會深深地愛著那片給予我幸福的土地。在家里過年的時候,我夢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夢到自己教過的學生,幫助的老人,種下的花草,以及曾經嚴格要求過我的領導。醒來時,我想回到新疆,回到我服務的團場,回到那間不大卻溫暖的宿舍,回到那群“知青”中間,寫他們與青春有關的故事,聽他們唱著跑調的歌。
再有四個月新疆的葡萄就熟了,再有四個月那拉提大草原的格桑花也會開吧,再有四個月新來的志愿者還會記得我們嗎?再有四個月,我們是不是就要唱著“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歌離開了。在新疆兵團的日子里我感動著,體會著,幸福著,溫暖著,一路向前走著。
在天山腳下戈壁灘上我們曾經一起聊自己的夢想,在夜色里圍坐在一起喝著啤酒聽小伙彈琴,姑娘歌唱。我們在戈壁灘上撿土豆,在風吹雪里拍過采訪。我們吃過回族阿姨做的手抓肉,也喝過哈薩克牧民送來的馬奶酒。我們口袋里裝過阿媽塞進來的奶疙瘩,水壺里也盛滿阿爸做的鮮奶茶。在新疆他們有一種善良,你不曾來過便無法明白其中的美。我曾經與內地的朋友談起新疆,我告訴他們在那個遙遠的地方,你不曾去過可能一輩子都不想它,但是當你去過那里也許一輩都不再想離開。
不知道為什么總想一個人靜靜的抱一抱這片純凈的土地,吻一吻自己揮灑過汗水的土地。作為西部計劃志愿者,我想我當初的選擇是幸福的。我用兩年的時間,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兩年的志愿服務里我明白了青年人奮斗的意義,也結識了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輕人,是他們讓我的青春變的更加有意義。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鬢角斑白時,我會坐在院子里的老藤椅上微笑的告訴你,年輕時我曾追逐過夢想,在那遙遠的地方。在我生命最美的年華里,我選擇來到西部,像戈壁灘上盛開的馬蘭花一樣,用自己的生命去映襯這個時代最幸福的事業,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