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SOS兒童村
兒童村的小“村民”于為安講述自己的經歷。
10日是母親節,在煙臺有一位母親,她先后撫養了22名孩子,現在有5個在家,2個正在上大學。
這名中年婦女叫做李桂英,今年已經50歲了,她正和往常一樣,忙著為放學回家的孩子們準備午飯。
李桂英的家位于煙臺SOS兒童村里,這是一個慈善性的機構,采用家庭的模式來收養孤兒,目的是讓這些孤兒重新享有母愛和家庭的溫暖。與其他兒童福利院最大的區別就是,兒童村采取家庭管理的模式,一個媽媽帶領著孩子,而且媽媽不能結婚生子。
今年是李桂英來到兒童村的第二十五個年頭,她告訴記者,她曾經是一名英語老師,那么,當初她為什么要選擇來到兒童村呢?
李桂英告訴記者,她以前是老師,來這里有年齡限制,要求25周歲以上,當時她21歲,不夠年齡,后來就把那篇文章保存下來了,一直有想來的念頭,一直都沒有斷,于是到歲數以后,她就來了。
來到兒童村后,李桂英就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這些孩子的身上。孩子們成長中的點點滴滴,她是如數家珍,哪個孩子生病了?哪個孩子考試取得了好成績?哪個孩子又長高了一些……一說起孩子們的故事,她總是一臉的幸福。
李桂英回憶:晚上的時候,他們在這邊寫作業,自己就在這里放一盆水泡腳,于為安寫完作業以后,就非要和我一起泡腳,就這樣,那一個冬天,他們一邊泡著腳,一邊就背了70首古詩,那個冬天真的讓她感到好溫暖,好有詩意。
在李桂英的房子后面,有一個小菜園,閑來無事的時候,她就會和孩子們一起去澆澆水,松松土。
為了這些孩子,25年來,李桂英幾乎沒有屬于自己的空閑時間,但她從來沒有為自己當初的決定后悔過。反而一直在品味著做母親的快樂,享受著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現在,還有四年李桂英就要退休了,對于退休后的生活,李桂英有著自己的打算。她想著退休以后,去教一些家庭比較貧困一點,上不起英語輔導班的孩子學學英語。
今天是母親節,孩子們也給母親準備了一份驚喜。
范文秀就是這些孩子中的一員,她告訴記者,自己感覺媽媽挺辛苦的,既要每天干家務,又要教她們學習,所以真的很辛苦,但是她對我們的照顧都是無微不至,特別好。
于為安表示,自從他來到之后,媽媽就一直無微不至的照顧他,什么事都替他著想。
一大早,趁著李桂英外出買菜的功夫,幾個孩子們就開始忙活起來。范文秀偷偷在給媽媽準備賀卡,上面寫的都是平時沒有說的出口的話。
為了給媽媽送上一份特殊的母親節禮物,孩子們利用手中的紙和筆,來表達對李桂英撫養的感激之情。
李媽媽撫養長大的這些孩子,一定會因為有這樣一位母親而感到自豪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