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青島農業大學動漫與傳媒學院“踏訪歷史遺跡,尋找紅色記憶”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正式出征,九名成員經過四個小時跋涉抵達第一站青島即墨市鰲山衛衛鎮拜訪了兩位抗戰老兵。
早晨六點,隊員們在青島農業大學東門集合并舉行了簡單的出征儀式。實踐第一天的上午,實踐隊的任務是拜訪兩位革命老兵,分別是家住鰲山衛鎮楊家嶺村的楊友平老人和神湯溝村的于星云老人。

七月清晨的涼意微醺,清一色身著黃衫的隊員們熱情飽滿,為切實體會抗戰艱辛,隊員在搭乘汽車一小時候后換徒步行進,隊員們背著攝影攝像裝備和行囊,大部分時間行走在烈日下,路途辛苦,溽暑難耐,但大家熱情不減。徒步三個小時后,上午十點隊員們到達第一站——青島即墨市鰲山衛鎮。動漫與傳媒學院團委書記嵇安奕老師與團委副書記楊靜老師與隊員于楊家嶺村一處會合,共同拜訪革命老兵。
實踐團首先來到革命老兵楊友平老人家。轉過巷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座農家小院,楊友平老人行動不便,卻依然柱杖熱情地歡迎實踐團的到來。在交談中,隊員了解到,老人21歲加入山東保安第一獨立旅。曾跟隨分編的隊伍參加著名的即墨三都河戰役,也曾在青島嶗山等處參加過抗日戰斗。憶起抵御外辱的那些歲月時,93歲的高齡老人談話間時露激動之情,感染著在場的師生。老人右手的手腕處曾因負槍傷而留下終身的傷疤,如今因彈片殘存而鼓起一個突兀的大包,讓大家甚為動容。隨后,實踐團將提前錄制好的“對革命老兵說的話”主題訪談視頻光盤送給楊老,老人看到之后表示很感動。接著,實踐團將慰問品和裝滿青農學生祝福的信封以及一件實踐隊的隊服贈與楊老。最后嵇老師和楊老師又再一次表達了深切的關懷與慰問,兩位老師與同學們同老人一起留影紀念,告別老人后,繼續向下一個目的地神湯溝村前進。
接近十一點時,實踐團到達神湯溝村于星云老人的家,于老已經94歲高齡,年逾耄耋的他依然精神矍鑠,身體硬朗。老人年事已高,但講述抗戰的記憶時仿若歷歷在目。于老戰功不菲,榮獲過勛章,家中有掛有赤色的錦旗,其上注有“抗日英雄,民族脊梁”的贈語,以及將“抗日英雄”四個大字裝裱起來的畫框,這對于星云老前輩來說,是榮耀也是使命。嵇安奕老師與楊靜老師關心于老的家庭和生活,老師們滿懷敬意與慰問之情,與老人進行深切的交談,對老人的生活起居問題進行了詳細了解,老人健談,樂觀的態度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最后離開時實踐團同樣為于老贈送了慰問品和紀念品,并同師生們留影紀念。臨走前,兩位老師還與老人的家屬進行了溝通和了解,并寄予了深深的祝福。
![XFY8BPWXS[U[D@}_HR]Z`VN](http://www.gzjgpet.cn/file/upload/201507/22/16-51-17-35-133462.jpg)
中午隊員們簡單解決了午飯,飯后兩位老師對活動的第一天進行了總結,她們表示,對于實踐隊的隊員們在此次的徒步實踐中采用徒步的方式表示非常支持,對實踐過程中的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糾正和指導,并勉勵同學們在接下來的實踐過程中繼續堅持和發揚這種艱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實踐中感知革命力量,感懷紅色歲月。總結后,大家便再次啟程,直奔下一站——姚慶祥烈士紀念館。到達目的地后,館長姚清升老人為實踐團講述了姚慶祥的生平事跡和革命歷程,并追憶了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故事。聽革命抗戰史,溫故赤血愛國情,下午五點左右,在動漫與傳媒學院團委老師的帶領下,隊員們結束了第一天的實踐活動,帶著對紅色記憶的熱情踏上了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