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三下鄉“科教,文化,衛生”的理念,廣東醫科大學玉都志愿服務隊發揚吃苦耐勞,艱苦奮斗之精神,把三下鄉的理念真正落到實處,同時把關愛留在基層,飄揚四方。2016年7月14日,晨曦的微光驅走了夜的最后一縷黑暗,帶來了可愛的清晨。晨的歌聲在露珠消失的瞬間滿足地曳然停止,被這群早起的鳥兒——玉都志愿服務隊的熱情所打破。經過幾天的辛勞奔波,他們依然以飽滿的精神,再次踏上為人民服務,為基層獻愛的道路。
吃完早餐過后,他們來到信宜市懷鄉鎮中心衛生院的辦公室做好下村義診的準備。這里一如既往的忙碌,信宜市懷鄉鎮中心衛生院的相關負責人早早地來到這準備好玉都志愿服務隊的義診行程。不辭辛勞的司機總是那么的準時,他的笑容消融了志愿者們的疲憊,讓志愿者們帶著無限的熱情和動力,一路上伴隨著歌聲,向著義診站點駛去……不多時,在義診過程中,得知這里“隱居”著一位抗戰老兵后,志愿者們個個都興趣盎然,爭先恐后地要去一睹這位革命功臣的風采。于是,志愿者們攜帶檢查身體的器材,滿懷期待的心情,朝著他居住的地方前進。經過一路跋涉,志愿者們來到老兵的家門前。遺憾的是,一把冰冷的鎖鎖住了他們的期待。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高漲的熱情,他們紛紛到左鄰右舍詢問老兵的去處。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們終于等到老兵的歸來,于是便匆匆地圍上去表明來意。這位滄桑的老人盡顯抗戰時的風骨,鐵骨錚錚的身板被歲月消磨,讓志愿者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抗戰時的艱苦畫面,心中更加堅定了探訪老兵,不虛此行。將近過百的他陪同外孫走過來,被陌生的志愿者們的熱情所驚嚇,知道他們的來意后連忙客請家中,茶水相待。在做完常規的體檢后,志愿者們開始采訪這位老人,了解抗戰時期的革命歷史。在談到百萬雄師過長江時,老人的眼睛變得神采奕奕,不停地贊揚共產黨的智慧,在國民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順順利利地渡過長江,實現南京的大解放。同時,他還提到在湖南衡陽譚子山與日本周旋,最終打敗日本軍隊的痛快、文化大革命的混亂、開國大典的宏偉壯觀……志愿者們在一旁津津有味地聽著,時不時發出感慨,感嘆中國革命歷史的曲折,這位老人生活的艱辛。不知不覺中,已是正午,老人滿含淚水地握著志愿者們的手,不停地感謝他們不辭遙遠地來探望自己。直到志愿者們走遠,他才依依不舍地回頭,擦拭那感動的淚水。抗戰老兵,是國家之功臣,如今國家強盛之余,更需把終極關懷落到實處,別忘了這一個個曾經為國家捐軀的功臣們,讓國家社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夕陽西下,又一天的義診結束了。這天里玉都志愿服務隊不僅收獲到義診——為他人服務的滿足和快樂,而且真正地把關愛送到基層,送進每家每戶中。義診之行,情之所系,讓愛飄在每個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