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動錄取的留守兒童年齡范圍在5至10歲之間,針對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身心情況,該團隊隊員們在本次活動中側重于“思維啟發;學業輔導;親情陪伴;自護教育”這四個角度,將孩子們合理分為5個小組并分別安排隊員進行看護。
首先,考慮到當地老幼居多的生活現狀,隊員們對孩子們多次進行自護教育,通過生動形象的PPT展示的授課形式,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保護自己,特別是遇到在農村地區容易出現的危險情況時應該如何應對。其次,正式課堂外隊員們耐心為帶來暑假作業的孩子們解答疑難問題,并自行根據孩子的不同水平編寫題目,舉一反三,讓孩子們掌握學習技巧和提高學習興趣。而在正式科技講堂上隊員們輪流講課,合理安排這10天的課程,從生物、物理、文體、智力游戲等眾多方面啟發孩子們的思維,例如:團隊購買了地震儀、拉線小車、音樂儲錢罐、建筑構造玩具、電動風車等精美手工教具供孩子們動手實踐,并分組展示成果以提高孩子們對自身的自信;隊員教孩子們唱兒歌《種太陽》、《捉泥鰍》等并跳兒童舞蹈《快樂星貓》以提高孩子們的靈敏性和協調性;此外,課間師生親密玩耍,進行智力游戲切磋例如象棋、跳棋、五子棋等也讓孩子們受到一定積極正面的影響。當地孩子由于過早地體驗生活的壓力或者缺少父母的關愛,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內向的情況,而“桑梓情 雛鷹夢”團隊的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改變了許多,孩子們的親人也是對該團隊的行為大加贊賞,都積極地向隊員們反應孩子們的良好變化趨勢。整個活動過程中,隊員們從確保孩子安全、道德教育、內心交流等方面與孩子們相識相知,開啟孩子們封閉的心門,體現了團隊最重要的思想:親情陪伴。
活動將近尾期,隊員們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許愿水晶瓶和紀念禮物,看到孩子們的笑靨和對老師們不舍的淚水,聽到孩子們對老師的祝福,隊員們也是收獲了滿滿的感動。后續家訪活動,隊員們在當地家庭中了解了孩子們的生活情況、父母外出情況、學習情況等,并為孩子們的看護親人提出一些建議以更好地幫助這群孩子們成長。
“科教助力雛鷹夢 愛心匯聚桑梓情”,其實留守兒童對于夢想的渴望沒有絲毫的不同,只是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愛,當孩子們都快樂成長起來并實現夢想的時候,也是中國夢筑成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