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八點,家長們都會帶著孩子來到康復中心,進行一系列的康復治療。廣東醫科大學悅光服務隊的隊長蔡國靖說:“有些家長是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才來到康復中心的,即使是這樣,他們也堅持每天準時報道。”可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是那么幸運的。悅光服務隊的隊員告訴記者:“也有一些父母因為孩子的缺陷而選擇將他們殘忍的拋棄。”
7月16日,廣東醫科大學悅光服務隊請來了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腦癱兒童康復師黃義平、李飛燕,開展講座并給孩子進行評估。康復師黃義平說:“康復訓練貴在持之以恒,腦癱兒童康復之路很艱辛。請相信孩子,也請相信作為家長的自己:堅持就有希望。”
配圖1:講座現場 通訊員葉子瑩 拍攝
講座結束后,一個腦癱兒童的家長走上前去,對到場的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鄭雄說:“我的孩子現在能走路了,走得很好了。”然后露出了掩飾不住的笑容。鄭雄理事長回答道:“要繼續堅持下去,就是要多鍛煉,不能放棄。”康復中心的治療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家長的陪伴和堅持,孩子也不能走出這穩健的一步。
學會了走路只是漫長康復之路的第一步,之后所需要還是更多的陪伴。突然想哼起一首歌:陪你把沿路感謝活出了答案/陪你把獨自孤單變成了勇敢/一次次失去又重來我沒離開/未來多漫長 再漫長 還有期待/陪伴你 一直到 故事給說完。
配圖2:開心,就夠了 通訊員葉子瑩 拍攝
希望不會再有人把他們隨意拋棄,希望我們也能給他們多一些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