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臨湛江博物館,開啟革命新篇章
每一個城市都有屬于它的革命歷史,無論時代怎么改變,革命的血液一直流淌在城市的命脈中。在湛江,一座1970年建成的湛江博物館沉淀了一代人的過去,同時也是一處精神文明陣地。因此,2017年1月13日,廣東醫科大學大學生生命文化實踐團的隊員們,前往湛江市赤坎區寸金橋公園湛江博物館,一同探尋湛江的革命歷史。
湛江博物館是一座蘇式三層高大的建筑物,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100平方米,收藏的文物有上萬件。在這個歷史文化圣地里,在玲瑯滿目的文物展品和詳盡清晰的文字介紹中,隊員們仿佛走進了如今已遠去的革命時代,一幕幕舊日時光出現在眼前。
實踐團的隊員們在展廳里沿著陳列著的文物和歷史走廊緩緩前行,有的還對著一件文物細細品味,在一小段簡介里似乎看出了它沉重的歷史。
興許是放假了,展廳里小孩子、年輕人居多。一個小孩子舉起稚嫩的手指著 “廣州灣”這三個字,“我們這里不是湛江嗎?怎么寫著廣州?”,向他媽媽問道。旁邊的解說員輕輕走過來,揚起親和的笑容,摸摸小孩子的頭,認真地說道:“小朋友,你知道嗎?這是湛江以前的名字。由于被外國的叔叔占領,它改過的名字還多著呢。”這番話引起了小孩子的興趣,驚嘆地“哇”了一聲,充滿好奇心的他趕緊牽著媽媽的手繼續往里面走。
博物館里盡管大多都是年輕人,但他們卻沒有都市生活里的快節奏和煩躁感,反而是帶著一顆寧靜的心,去感受著沉甸甸的歷史以及它所蘊含的革命精神。“我覺得我們在這里不止是走馬觀花,更重要的是真正地區領略文物、文獻背后的意義和精神。”一位小伙子向實踐團隊員說道。
近代湛江的侵略戰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唯獨不變的是先輩們的革命精神——為了反抗法國殖民統治,湛江人民用生命譜寫了“一寸山河一寸金”的曠世名言。在瀏覽過程中,隊員們感受到湛江這座城市的堅韌與努力、深厚與底蘊,更值得慶幸的是,年輕一代的人并沒有摒棄革命精神,而是繼續領略、繼承、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