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杭州深藍廣場業委會主任的田玉平同時也是杭州社區應急救援隊熱心志愿者。田玉平退休后的工作便是構建安全社區,加強社區應急救援隊的建設,他說:“遠親不如近鄰,我們在社區做志愿活動、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還可以服務社會、幫助政府做些力所能及的基層服務型工作。”
田玉平
2019年5月18日19點22分,杭州深藍廣場一名4歲小朋友在大堂玩耍,不慎碰傷額頭,73歲的社區應急救援隊志愿者田玉平恰巧在現場。田玉平立即啟動救援程序,用急救藥箱內的藥品對小朋友的傷口進行一系列急救措施之后全程陪同小朋友去醫院進一步處理傷口(額頭縫了4針),目前小朋友已安然無恙。
保障業主安全是衡量社區幸福指數的基礎,因此社區應急救援隊實踐第一步便放在了黃金四分鐘生命支持計劃打造上。田玉平在相關部門、業主的幫助下為園區開始配備價值3萬多元的專業自動體外除顫器,自動除顫器亮相社區,急救有望實現"黃金4分鐘。(AED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于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
AED
在深藍廣場社區室內外都配備了很多醫療箱,其中包括創可貼、紗布以及繃帶、體溫計、棉簽、消毒酒精、碘伏或碘酊、鑷子日常救助工具和藥品,這樣可以方便社區志愿者應急和及時救援。
田玉平
“社區應急救援隊成立之初開設救護課程培訓,幫助了更多社區居民學習救護常識。其中包括《內、外科急癥急救知識》、《心肺復蘇除顫儀使用》等安全課程。”田玉平介紹說,“出乎意料的是業主參與度非常高,四次課程累計參加人員200余人次,其中加入園區志愿者隊伍72人,2次聯合國AHA持證培訓課程共計產生持證人員47人。”
持證人員展示自己的急救證件
社區居民劉偉貞就是社區應急救援隊救護培訓課程的受益者。“前段時間在飛往貴州的航班上,有乘客突發癲癇,當時空乘人員廣播尋找醫生,航班上并沒有,自己急沖上去指導病患家屬如何做自救”劉偉貞頗為得意的說,“安全不是小事,如果我沒有在社區應急救援隊參加過安全培訓,我是不敢上去指導家屬常規救護動作的”。
作為社區業主的曹杰,也身兼社區應急救援隊志愿者,他說“作為社區人員,應該互幫互助,我們應該學會“共享”,將有限的醫療資源服務于社區人,要時刻保持著“我救人人,人人救我”的理念。” 同時他也希望深藍廣場社區應急救援隊能夠更好的發展,服務于社會。
曹杰
田玉平坦言,“自己正在做一件有意義社會的服務工作,作為業委會主任應該起到帶頭作用,提高社區的安全率,增強居民之間的和諧率。我們的目的就是積極響應中央的號召,打造未來社區,加強社區應急救援隊建設,服務于更多的社會居民。”
目前,杭州市志愿者工作指導中心牽頭發起杭州“最美”社區志愿服務課堂及文化培育3年行動計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了志愿服務中。據悉,杭州率先在全國范圍內推出社區應急救援隊建設,目前已經組建成了15支社區應急隊。此舉旨在倡導居民掌握更多自救和互救的技能,在關鍵時候與時間賽跑,讓我們生活的社區更安心、更溫暖。
在杭州,今后希望有更多的物業、社區居民、社區工作人員等熱心志愿者一起加入社區應急救援隊,像田玉平這樣的普通志愿者一樣,服務于身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