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志愿之城”:處處可見志愿服務新風尚
2019-11-26來源:大洋網
        “媽媽,我發現這里有垃圾,我去撿起來。”剛過去的周末,在麓湖公園里,志愿者隊伍身穿整齊統一的服裝,在公園里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主題志愿服務活動,他們當中不僅有社區黨員,還有青少年學生和家長,一起動手清理垃圾,宣傳垃圾分類知識,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在促進親子關系的同時,潛移默化發揚廣州好家風,就連公園里的市民和游客在看到后,也深受感染,主動加入志愿者隊伍參加志愿活動。目前,廣州各大公園也通過開展各項志愿者服務,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參與其中,形成了志愿服務的新風尚、新文明、新面貌。



       志愿服務透出濃濃家風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次參加“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主題志愿服務活動的,分別有麓湖在職黨支部黨員、麓湖團支部、麓湖管理中心學雷鋒志愿者服務站成員、云山小學學生及學生家長、黃田社區黨支部黨員。

       其中云山小學的學生們參與熱情最為高漲。同學們穿上志愿者馬甲后,立即就投入“工作”,沿路檢查地面是否有垃圾,只要看到地面有紙屑或者零食包裝袋,同學們就會快步上前撿起來,分類裝入垃圾袋里。有同學拿著垃圾鉗,發現了草叢隱蔽處還殘留垃圾,也彎下腰鉆入草叢里將垃圾撿出來。同學們積極動手清理垃圾的熱情,也感染了家長們一起參與,現場“小手拉大手”,同學們和家長很快就將沿路、山坡和草叢里的垃圾清理干凈。

       “在家里,兒子也是垃圾分類最積極的一個,他會主動自己分類,還會在廚房里站在我旁邊,教我不同的垃圾應該分類投放。”黃女士說,兒子在家每天都負責檢查家里的垃圾分類是否準確,分類好的垃圾,也是兒子親手拿到樓下的定時定點投放處分類投放。“兒子常常放學后回家對我們說,學校里都實行垃圾分類,每個同學都有參與垃圾分類,所以我們一家人都要做好垃圾分類,不能落后了。”黃女士對于兒子的環保意識和垃圾分類積極性感到很欣慰,也因此增進了和兒子的溝通交流:“兒子的熱情也常常感動我們家長,我現在也常常記住兒子的‘教導’,也自覺垃圾分類,和兒子一起交流環境保護的話題,我們的親子關系也在不知不覺中增進了很多。”

       記者還看到,麓湖公園的“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主題志愿服務活動中,在景區學雷鋒志愿者服務站、崗設點,現場放置宣傳折頁展架,志愿者帶上文明指引大拇指,為市民和游客提供景區介紹、垃圾分類、文明旅游等宣傳折頁,志愿者同時在景區分組、分片區向游客發放宣傳折頁,宣傳相關知識。

       現場還開展垃圾分類小游戲。在麓湖景區麓湖碑(麓湖公交站旁)設置游戲點,用四個貼著明顯標志的垃圾桶代表四種類型的垃圾投放點,準備了一些小紙片寫上部分垃圾名稱(例如:果皮、青菜頭、廢舊電池、紙巾、廢燈泡等),游戲參與者將這些小紙片放入相應的四個垃圾桶。如果分類錯了,志愿者現場會向將垃圾錯誤分類的游客講解正確分類方法。

       “通過此次志愿者服務活動,以豐富的形式為市民和游客提供文明服務,提升其旅游休閑體驗;引導市民和游客既當受眾,又當文明的宣傳者和踐行者,共同為廣州志愿之城、文明城市建設做貢獻。”活動主辦方、麓湖公園黨總支負責人表示,活動匯聚了濃厚的好家風宣傳氛圍,在志愿活動中,孩子和家長一起,以親子活動為媒介更好地建設好家風、傳承好家風。

       各大公園形成志愿服務新風尚

       志愿服務在廣州各個公園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參與,大家都為社會服務出一分力,為建設美麗廣州而共同努力。

       在廣州動物園學雷鋒志愿者服務站和團市委志愿服務站,每天駐站志愿者33人,在各動物展區開展文明勸導、場館秩序維護、科普活動等服務。

       廣州市中山紀念堂管理中心黨支部組織開展擺放共享單車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黨員、團員在連新路開展擺放共享單車志愿服務活動。黨員、團員分小組不定期將連新路上的共享單車整齊歸位,使共享單車擺放整齊美觀,盡量避免亂擺放的情況出現。中山紀念堂志愿者還在園區為市民和游客提供扶老攜幼、咨詢引導等服務。

       流花湖公園在南門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和東北門流花驛站,志愿者積極開展敬老助殘、文明引導、文明勸導、垃圾分類引導志愿服務,重點規勸了踐踏草坪、大聲喧嘩、亂扔煙頭、在欄桿上壓腿等不文明行為。



       志愿服務遍地開花

       越秀:70個路口志愿服務全覆蓋

       記者從越秀區團委了解到,越秀區積極推進深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志愿服務工作。積極動員志愿者參與主干道路口文明引導志愿服務。每天有機關黨團員以及廣州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大學、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等高校的青年志愿者600多人次在東風路、沿江路、起義路等3條主干道的70個文明路口開展文明引導志愿服務。

       荔灣:志愿服務深入基層治理

       鄰里調解、垃圾分類、巡防共治、樓宇管理、加裝電梯、社區微改造……記者了解到,發揮黨員模范作用以及借助社會熱心力量,荔灣區多個街道都組建起形式各異、常態化運作的志愿者隊伍,參與到基層治理的方方面面。他們既有熱心黨員,也有熱心群眾,都身在基層、了解基層,以滿腔熱忱為社區的文明美好貢獻力量。

       天河:志愿人數近5萬人

       記者從天河區了解到,自今年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以來,全區共建設成立區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274支,志愿人數近5萬人,今年以來共開展各類服務活動逾5000場次,志愿服務隊伍不斷擴大,潛移默化地為社區治理營造和諧氛圍。

       白云:黨員帶頭參與社區衛生清潔

       昨日,記者在廣州市白云區白云湖街、三元里街等多個街鎮村社看到,回到社區報到的黨員們踴躍參與衛生清潔志愿服務。大家來到社區、學校、公共活動場所,著重圍繞垃圾分類、文明行為引導、城市環境提升,深入開展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包括環境衛生整治、共享單車規范停放、垃圾分類宣傳、文明交通引導等,截至目前,白云區已有過萬人次參與志愿服務,營造了全民參與文明創建的良好氛圍。

       黃埔:組織志愿活動服務城市

       記者從團黃埔區委、區志愿者協會獲悉,從11月20日起組織安排城市文明志愿服務,助力城市變得更加美好。目前,黃埔區堅持志愿驛站常態化開站,黃埔書城志愿驛站、大沙地志愿驛站、黃埔人家志愿驛站、香雪志愿驛站圍繞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宣傳推廣活動,每周組織80名志愿者走進社區引導垃圾分類工作。此外,黃埔區還組織120名黨團員青年志愿者圍繞重點巡查區域開展周末義務勞動、民間河長環保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

       花都:志愿服務化零為整

       花都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志愿服務“由在校大學生為主向全社會共同參與轉變,由松散化管理向項目化運作轉變,由自發性成長向品牌化打造轉變”。在志愿者組織上,花都區廣泛發動網上注冊登記,逐步將花都志愿者網等零散的志愿服務網站歸并到“i志愿”系統,同時依托“志愿時”系統不斷優化志愿服務的統籌管理。截至2018年底,花都區共有注冊志愿者5.7萬人。

       番禺:清理房前屋后衛生死角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這個周末,番禺區落實廣州市的統一部署,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在職黨員回社區(村)參與衛生清潔服務活動,無論是在城市社區,還是在城中村街巷,都能看到忙碌的黨員志愿者身影,他們清理居民區房前屋后衛生死角,撿拾綠化帶、道路兩側等的煙頭、垃圾等丟棄物,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南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群眾點單、平臺派單、志愿者接單、村居亮單、群眾評單,這是黨員時間銀行的服務流程,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南沙區組織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南沙黨員時間銀行在成立16個月以來,已有902個黨組織加入,已經舉行了超過720項團體活動,幾乎每天都有1-2場活動,涉及百姓生活方方面面,切實為百姓解決難題,豐富百姓生活,共服務群眾超4萬人次。



       從化:志愿者身影隨處可見

       做好事的氛圍浸染著整個從化區,志愿者身影在從化隨處可見。目前,從化區有2.45萬注冊志愿者。迎春花市義賣、朝陽快樂營——關愛農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推廣進校園……從化區青年志愿者協會打造很多具有從化特色的品牌活動,在文明建設、環境保護等領域發揮著搭橋梁廣覆蓋的作用。

       增城:水環境治理 志愿者在行動

       為進一步助推東江北干流水質的提升,自11月18日起,增城區城鄉規劃與測繪地理信息研究院(以下簡稱“區城鄉院”)發起了為期一周的治理水環境志愿者眾采行動。來自增城區城鄉院的267名行動志愿者分別到6個鎮街33條東江北干流一級支流開展環境數據采集活動。“作為新增城人,能夠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改善增城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增城出一分力,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同時也是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志愿者盧先生說。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