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獲得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獎時,韓雷正在學校加班組織協調全校同學核酸檢測。“在開心的同時,更覺得責任重大。”他說。
韓雷是哈爾濱師范大學團委志工部負責人,同時也是哈爾濱師范大學行知青年志愿者協會的負責人。在2021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他曾組織學校青年志愿者開展23次校園核酸檢測、8次疫苗接種志愿服務活動,服務對象超70萬人次。
2021年以來韓雷所在的哈爾濱師范大學行知青年志愿者協會審核通過并申請黑龍江志愿服務平臺志愿服務活動近60個,組織青年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人數年均萬余人次,志愿服務時長年均達三萬余小時。
在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獎、組織獎、項目獎評選表彰活動中,黑龍江省有六名青年榮獲優秀個人獎,兩個組織榮獲優秀組織獎,一個項目榮獲優秀項目獎。獲得榮譽的背后,離不開團黑龍江省委對于青年志愿服務工作的重視。長期以來,團黑龍江省委聚焦搭建為黨育人和實踐育人平臺,扎實推進青年志愿服務,從深入實施西部計劃、引導青年志愿服務基層,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處處都有團黑龍江省委的身影。
在基層織就亮麗青春風景線
“如果青春有底色,那我定要選擇志愿‘紅’。”日前,黑龍江大學研究生趙梓旭在宣講會上分享了自己在黑龍江省漠河市為期一年的志愿服務經歷,她的故事贏得了在場學生的陣陣掌聲。
“我們站在最北邊疆,肩上扛著使命榮光,夢里神州北極方向,眼中滿溢最美龍江,三尺講臺桃李芬芳,汗水淚水一樣閃亮……”這是趙梓旭改編的歌曲,也是她參加青年志愿者助力興邊富民計劃大學生支教團的真實寫照。
青年志愿者助力興邊富民計劃大學生支教團是團黑龍江省委2019年牽頭啟動的項目,是黑龍江省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項目中的特色項目之一。經過層層嚴格選拔,志愿者從各個高校奔赴至黑龍江省邊境縣(市)開展志愿服務。
作為其中一員,趙梓旭覺得,“青年學子從來都不是旁觀者,而是積極行動者、熱忱付出者。”
在漠河市支教期間,趙梓旭真正體會了作為一名教師的不易。青春期的孩子們是淘氣的也是敏感的,為了能更快地走進他們的心,趙梓旭做了一個愿望盒,用來裝孩子的“小愿望”和“小煩惱”,孩子們把它叫作“魔法盒”,趙梓旭會通過這個盒子走進孩子們的內心。
為了滿足邊境縣(市)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培養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豐富精神生活,趙梓旭還聯合母校黑龍江大學推出“大手拉小手”主題活動,以“一對一”書信來往的方式將大學生與漠河市小學生聯合在一起,給邊陲小城的孩子們搭建了一個通往外面世界的橋梁。
支教結束回到學校后,趙梓旭把親身經歷編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支教故事講給身邊的師弟師妹聽,也帶動了學校掀起一輪新的支教熱潮。
據了解,2021年黑龍江省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項目開展后,共有來自56個高校的1240名應屆畢業生報名成為西部計劃志愿者,奔赴16個?。▍^)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基層鍛煉成長,同時參加黑龍江省內支教項目的志愿者總人數達到957人,創歷史新高。
在疫情大考中鍛煉成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黑龍江省各級團組織的號召下,全省已有10.6萬余名青年志愿者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的青春長城。
18歲的青年志愿者王裕博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9月,王裕博看到團黑龍江省委招募抗疫志愿者的公告后,便報了名。哈爾濱市本土疫情發生期間,在道外區北新社區的核酸檢測點,王裕博總會穿好防護服準時到達,協助核酸檢測人員錄入信息協助采樣。他常常從核酸檢測點下來顧不上吃飯就趕往另一個社區卡口接過值守任務,在空余時間還會主動給居家隔離人員配送物資、清理垃圾。
團哈爾濱市道外區委副書記吳迪說,王裕博是哈爾濱市道外區志愿者中年齡最小的,但是他從不喊累,總是沖在工作最前頭,給其他志愿者也帶來了很大的鼓舞。
像王裕博這樣的青年志愿者還有很多。在2021年9月哈爾濱市發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團黑龍江省委對全省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投身疫情防控作出動員部署。13個市(地)團組織聞令而動,組織發動2.6萬余名青年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在下沉社區、公益募捐、抗疫宣傳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疫情面前,黑龍江青年志愿者展現了應有的責任和擔當,在疫情大考中得到了鍛煉和成長。”團黑龍江省委權益和社會聯絡部負責人介紹,為了盡快在全省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團黑龍江省委還在全省各地設立宣傳點,排查免疫空白人群,解讀疫情接種政策,助力全省疫苗補種。
“我們將通過廣泛宣傳青年志愿服務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精神特質和時代風采,引導全省廣大青年學習。讓青年志愿服務文化融入城市,倡導青年以青春夢想、用實際行動繼續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團黑龍省委負責人說。
(據《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