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中國“災區義工”譚瑞霞的志愿故事
2014-04-15新華網
    新華網濟南4月15日電(記者張志龍)“這是羌族小伙子陳青松, 5·12 汶川大地震后從四川茂縣來山東濰坊上學,我給他請了音樂老師;這是索南拉藏,多俊的姑娘,青海玉樹地震父親去世,來我家和女兒住一張床;那是索朗恩波,四川雅安地震住在三十七部隊醫院,我打地鋪照顧……”

    在53歲的譚瑞霞家——中國北方城市濰坊市區一間8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譚瑞霞拿著一厚沓地震災區的照片,一張一張地翻看著,和記者分享她當志愿者的經歷。

    這位個頭不高、有些健談的中國婦女,因為屢次在地震災區做志愿者,而被一些網友稱贊為“災區好義工”,也多次獲得了“全國優秀志愿者”“山東省道德模范”等國家和省市級獎勵。

    譚瑞霞第一次去地震災區做志愿者,是2008年汶川地震。地震當天,在甘肅蘭州當軍人的兒子給譚瑞霞來了個電話,說自己要去四川參與救災行動。“我看了一晚上地震電視直播后也坐不住了,尋思我這個年紀做飯照顧人都行,我得去。”譚瑞霞回憶說。

    2008年5月13日,一番考慮后,譚瑞霞在傍晚時分帶著100個當地面食“火燒”、二十多斤黃瓜和8000元現金,擠上了去往地震重災區之一綿陽市的火車。

    在綿陽體育館救助點,她見到了全國各地的志愿者,她和其中幾個人一起租車去了安縣,那是去往地震受災最為嚴重的北川縣擂鼓鎮的必經之路。由于道路損毀嚴重,在安縣下車后,她們不得不步行去擂鼓鎮救災。

    “步行去擂鼓鎮、曲山鎮的路上,我帶的火燒和黃瓜就分得差不多了,當時物資缺乏。”譚瑞霞回憶說,“分完黃瓜,還有兩個孩子怯怯伸手,我拿不出別的東西,心酸得直流淚。”

    這一次,譚瑞霞在災區呆了29天,抬傷員、搬運物資、照顧老小,回來前把錢全捐給了當地紅十字會。

    自那之后,譚瑞霞曾五進汶川,三去玉樹,又去了雅安、岷縣地震災區,譚瑞霞做災區義工的經驗越來越豐富。

    在中國,志愿服務一般被稱作“做好事”,譚瑞霞做好事并不始于汶川地震。

    38歲的李子紅是譚瑞霞住胡同時的老鄰居,患有“小兒麻痹癥”,至今行動仍靠輪椅。在李子紅記憶中,自己七八歲時父親年紀就很大了,母親、姐姐也有殘疾,一家人都行動不便,家里比較困難。

    “譚大姐幫我家挑水,給我家送菜,對象是譚大姐給找的,結婚都是譚大姐操持的。”李子紅說。

    在譚瑞霞看來,幫助別人、志愿服務不是富人的專利。“別人困難的時候,你買個饅頭給他,他也會記著你的好。”譚瑞霞說。

    在濰坊當地,以譚瑞霞名字命名的“譚瑞霞志愿服務隊”2013年成立,陸續有幾百人加入服務隊和她一起做志愿者。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