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12時43分,“迷馬挑戰”參跑人數突破3萬大關。截至今日21時30分,“迷馬挑戰”公益基金累計已達362萬元。參與人數激增的背后,失聰跑、熒光跑、班級跑等層出不窮的創意跑法功不可沒。
河北大學在舉辦第三場“迷馬挑戰”時,給同學們準備了棉球耳塞,讓參跑同學現場體驗“失聰”的感覺。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形式引導大家關注 迷馬挑戰 的主題——愛和公益。帶著棉塞奔跑,與外界的關聯性被削弱,大家會更清晰地明白失聰兒童的感受。”河北大學“迷馬挑戰”負責人陳思瑩告訴記者。
“夜飛岳麓山”作為湖南大學第一場“迷馬挑戰”的主題,吸引了500多名同學報名。岳麓青梅負責人姜翔說:“我們統一發放了熒光眼鏡、熒光發箍和熒光棒等裝備,大家把這些裝備編織成各種裝飾戴在身上,還現場秀出光影涂鴉、人造星空和激光束噴射等 特殊技能 。”
在浙江傳媒學院、中山大學、西南大學等院校,熒光夜跑同樣受到追捧。“現場報名火爆,人數大大超出預期。”浙江傳媒學院“迷馬挑戰”活動負責人胡琳琪表示。同學們頭戴熒光“牛角”,手揮熒光棒,跟著開道照明的校園警車,聽著校園廣播音樂,體驗了一次不同尋常的夜晚。
在西北師范大學第三期“迷馬挑戰”現場,一群穿著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土家族等民族服裝在操場上奔跑的人吸引了過往行人的注意。“我們學校是少數民族師資培訓基地,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表達 公益需要所有民族一起努力 的寓意。”該校“迷馬挑戰”活動負責人陳雪園表示。
為使“變裝跑”更多樣化,該校主辦團隊還增添了“cosplay跑”、“面具跑”、“迷彩服跑”、“小黃人跑”等跑法。
江西師范大學將“迷馬挑戰”與娛樂游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把5公里的長度細分到游戲闖關的往返路程中,推出“迷馬大沖關”。“大沖關”設置了玩偶人挑戰、螞蟻搬家、盛水接力、小球進桶4個關卡,挑戰者需穿著“米奇”、“維尼”、“熊大”、“熊二”的玩偶服完成關卡挑戰。
普通的領跑環節,經各承辦高校創意發揮之后,變成迷馬現場又一“景觀”:景德鎮陶瓷學院用遙控小飛機領跑,西北師范大學自行車協會領跑,華北電力大學輪滑社帶跑,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區)舞龍隊開道助興,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武術協會領跑……
在大連海事大學舉辦的第三場“迷馬挑戰”中,云南女孩李娟和山東男生劉孟鵬穿上了情侶裝。“我是船舶專業的,他是材料專業的,都讀大二。”李娟表示,自己平時不太運動,頭一次跑5公里,“中途有段時間特別累,他鼓勵我堅持下來。想到我們的參與能為聽障兒童募集到200元,很有成就感。”
在廣西師范大學,“班級跑”成為亮點。“今天我們班集體完成了 迷馬挑戰 ,為聽障兒童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既有趣味,又有意義。希望能將愛心一直延續下去。”廣西師范大學2013級日語班的班級微博記錄了同學們當天參加活動的心情。
“我們前三期給大家發俠客卡、兄弟卡、結義卡等不同組別的參賽卡。結束后憑卡線下抽獎,積累了大量人氣,所以最后一期報名突然爆棚。很多班級和學院以集體的名義參與進來,讓我們很感動。”電子科技大學“迷馬挑戰”負責人楊煒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