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英國無障礙環境體驗小記
2014-12-11來源:中國發展簡報
      【引言】10月底,我與一位雙腿殘障的輪椅使用者一道到英國參觀當地的殘障組織等機構。作為這位輪椅使用者的業余“個人助理”,我需要和他一起面對、解決各種障礙。與障礙者8天的朝夕相對令我意識到,缺乏社會支持與無障礙環境,讓家屬和朋友承擔支持殘障人士的責任,只能是一個零和游戲,障礙者始終難以過上有尊嚴的日常生活,與普通人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難怪乎,在英國,障礙者要提出,殘障的“障”,是由社會環境障礙與歧視的社會觀念所致。也難怪,這些障礙者早就開始通過成立殘障者自助組織,倡導法律與公共政策應為殘障人士創造平等和無障礙的環境。   

 
       十月底,我與一位雙腿殘障的輪椅使用者一道到英國參觀當地的殘障組織等機構。第一次和一位輪椅使用者朝夕相處八天的時間,令我深深地體驗了一次何為“障礙”。

       英國是殘障權利運動的發源地之一,其關于無障礙等的殘障權利立法已經相當完善,法律早有規定,所有建筑必須是無障礙的,包括能夠讓輪椅無障礙地出入。在倫敦在頭兩天,我們都深深地驚訝于倫敦各處的無障礙設施之完善。我們參觀的一家叫做“對話設計(Dialogue by Design)”的NGO不但所在大樓有電梯自由出入,更在室內都設有緩坡、無障礙廁所等設施,坐輪椅也能通行無阻。此外,倫敦街頭行駛的所有公共汽車和的士都有無障礙設施。比如,輪椅使用者可以在公共汽車的后門用專門因應她們的高度設計的停車按鈕,隨后后門會伸出一個自動的斜坡讓輪椅上下。又比如,類似的自動斜坡也被安裝在倫敦街頭的每一輛的士上,諷刺的是,這些由出廠的一刻就具備無障礙設施的的士都是中國制造的吉利汽車。

       正當我感慨英國的殘障權利運動成果之豐碩,感嘆“殘障的社會模式”在它的發源地實現得如此之好時,作為一位業余的個人助理,和輪椅使用者朋友一同使用這些設施,卻給了我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找到一個無障礙的廁所是一件頭等的難事。對于非輪椅使用者來說,在街頭找一個公共廁所、甚至到麥當勞借用洗手間,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但是和輪椅使用者一道在街頭找廁所,卻是另外一種體驗。雖然法律有規定所有的建筑物都需要有無障礙設施,但是能夠借用廁所的建筑物,比如麥當勞或者別的小餐館,不是門口有幾級臺階,就是洗手間通常建在地下室,需要走過一條長長的樓梯。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充滿著障礙。雖說倫敦所有的公交車都裝有無障礙設施,但是倫敦的地鐵的無障礙設施卻是一團糟。已經有150年歷史的倫敦地鐵是世界上第一條地鐵,當年建設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到殘障人士乘坐的需要。雖然說一些新近建設的地鐵站裝有了無障礙設施,但是在市中心的老地鐵站幾乎都需要走過長長的樓梯。而那句著名的月臺廣播“mind the gap(注意月臺空隙)”中強調的gap,也是輪椅使用者難以進入地鐵的原因。結果,在倫敦的一個星期里,我們從來沒有坐過地鐵,而只能選用公交車、出租車等方式出行。而公交車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到達,去一個地方往往需要倒兩三次車才能到達,這不僅意味著殘障人士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出行,還意味著更加昂貴的出行費用(天知道,倫敦可是全世界物價最高的地方之一,坐一程公交車,需要2.3英鎊,約合人民幣20元)。

       作為這位輪椅使用者的業余“個人助理”,我需要和他一起面對、解決這些障礙。一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我們一行數人,只要耐心一點,應該可以滿足他的大部分需要。只是幾天相處下來,我才發現,要一邊兼顧訪問機構,一邊承擔“個人助理”的工作,實在是筋疲力盡。推輪椅、找廁所、換乘公共交通工具,當障礙充斥著這些最日常的生活環節時,單純依賴同行者的照顧和支持,其實很難以滿足障礙者的需求。在訪問的最后一個星期六,在我們推著這位輪椅使用者在倫敦的大街小巷中晃悠了一天,歷經無數的麻煩和障礙之后,這位障礙者拒絕再在接下來的一天和我們一起出去外面玩了——因為不想再成為我們的“包袱”。

       這段經歷令我重新反思了傳統的“助殘”工作的局限性。在傳統的助殘工作中,往往交由志愿者,以“獻愛心”的形式為障礙者提供幫助,比如攙扶盲人過馬路、坐地鐵,或是在助殘日由一群志愿者帶著殘障人士出游等等。這種帶有慈善視角的助殘方式的局限性在于,它并不能解決殘障人士面臨的最日常的障礙,而只是在一個“特殊時刻”——比如助殘日、假日——“幫助”殘障人士完成她們平常所不能做的事情。而那些障礙者最急迫的日常所需、衣食住行,卻完全不在助殘活動的考慮范圍之內。我在一次工作坊中,曾經遇到一位熱心的大學生志愿者,在聽到殘障人士也有出門買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工作、去公園的需求時,也許是被這么多的日常需求嚇到了,這位志愿者說,“她們應該知足啊,不能要求太多!我覺得我們可以在放假的時候,把那些平常不能出門的殘疾人推出去曬曬太陽什么的。”

      與其批評這些習慣了“助殘”思維的志愿者歧視殘障人士、沒有將障礙者看做與所有人一樣享有完整人權的人,不如說她們沒有看到用“愛心”來解決殘障問題的局限性。“獻愛心”說到底,還是將殘障的責任放回個人身上——通過志愿服務不定時地滿足障礙者的需求,而障礙者日常生活的支持責任,則落在了障礙者自己、家屬、朋友身上。這樣的結果,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精神障礙者被家屬強制送院、行動不便者三年都不能下樓等故事。因為缺乏社會支持與無障礙環境,讓家屬和朋友承擔支持殘障人士的責任,只能是一個零和游戲,障礙者始終難以過上有尊嚴的日常生活,與普通人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

       難怪乎,在英國,障礙者要提出,殘障的“障”,是由社會環境障礙與歧視的社會觀念所致。也難怪,這些障礙者早就開始通過成立殘障者自助組織,倡導法律與公共政策應為殘障人士創造平等和無障礙的環境。據說,她們最新的主張,是要求政府為殘障人士發放津貼以雇用專職個人助理,以讓障礙者能夠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和自主。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