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進入舊版
|
設為首頁
要聞
視點
觀察
專題
機構
培訓
教育
助殘
環境
動保
低碳
能源
智庫
明星
城市
企業
行動
中國農民的臉譜記錄者
2014-12-18
來源:湖南日報
花瑤老人用最高禮節“打啵”對老后表達久別重逢時的喜悅。 通訊員 攝
老后在瑤鄉采訪。(資料照片) 通訊員 攝
日前,老后收到一份來自中華文化促進會的邀請函,函文寫道:“鑒于您在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績與崇高影響,經我會主席團討論,您已獲選‘2014中華文化人物’稱號”。函中邀請老后參加2015年1月6日在湖北武漢舉行的“2014中華文化人物頒授典禮”。
“中華文化人物”是由中華文化促進會和香港鳳凰衛視合作、組織主辦的向海內外華人文化精英致敬的活動。評頒對象為在學術研究、文藝創作和文化活動中成績突出的海內外華人,自2009年開始依年度評頒,先后有馮驥才、星云大師、莫言、成龍、宋祖英、周有光、蘇叔陽等人士獲得過該稱號。
記者前往老后家中采訪,對于自己能獲選,老后十分淡然。他認為,自己只是做了一些該做的事。
老后和他所做的那些事
老后,是人們對他的昵稱,本名劉啟后,湖南隆回縣人。30多年苦苦堅持,就只做一件事:為挖掘、記錄、搶救、保護和傳播民間文化自覺地默默奉獻心力。
“花瑤”,是老后送給這支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少數民族的美麗族稱。30多年來,他近400次深入瑤山,做艱難的田野考察,全方位挖掘、記錄、搶救、整理花瑤民俗文化,并用自己的鏡頭、筆桿和滿腔的熱情將神秘的花瑤文化推向全中國、帶進聯合國,介紹給世界。同時,他還主動提供多年積累的第一手珍貴資料,全力協助當地政府成功申報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瑤挑花”、“嗚哇山歌”和“灘頭年畫”,并潛心采拍生活在偏遠山鄉的留守老人,累計拍攝3000余件高齡老人肖像,被學界稱為“最后一代飽經風霜和社會磨礪的中國農民的臉譜”,且應邀到北京、山西、寧波長沙等全國各地做《我的父親母親》公益主題文化巡回展,社會反響十分強烈。
除了考察花瑤民俗及瑤山周邊漢民族傳統文化,老后還自費跑完了省內的百余個縣市及周邊相鄰省市。他采訪考察過的傳統民俗多達上百種,有梅山文化、灘頭土法造紙、橫板橋民間木偶、湘中民間葬俗、邵陽布袋戲、寶慶翻簧竹藝、邵陽羽毛畫、武岡楹聯古村落等。
在老后家中一臺舊款筆記本電腦里,儲存著數十萬幀珍貴的關于傳統文化的圖片資料,都是老后憑借一雙腿和一架過時的老式相機,與時間賽跑搶回來的。
挑花裙的故事
“這種裙子好看嗎?”老后指著電腦中的一張照片問記者。照片中的瑤族女人穿著繡滿精美圖案的長裙,回眸一笑,豈止是人美,那些花裙似乎也在比美呢。
“花瑤女子出嫁時,娘家都會打發一個木箱子,在箱子里珍藏著她們的挑花裙。繡一條做工精美的挑花裙,往往要花上半年時間。我當時就在想,以后可能根本沒有人繡裙子了,于是萌生搜集拍攝每一位花瑤女人珍藏的挑花圖樣的想法。沒想到,在當地風俗中此箱為女性所專有,男人是不能開啟的。因此,我又給這個箱子命名為‘女兒箱’。”
老后坦言,為了拍下這些美麗的挑花裙,他使用的是“磨”功。走進瑤山的每一戶人家,他都會苦苦勸說每一位婦女,打開她們視若珍寶的女兒箱,拍攝她們每一條精美的挑花裙。
“我親眼目睹了挑花裙的迅速變異。當山外的簡筆畫流傳到山寨后,傳統的挑花圖案也被快速替換,往昔精美的傳統挑花圖案,95%以上都隨著一個個老太太的去世而帶到棺材里去了。”老后無比遺憾地說,“丟棄的是金子,撿回來的是垃圾。但是村民們不懂,我找到瑤族干部,說服他們動員自己的家屬不要學這些簡筆新花樣,還協助當地瑤鄉政府策劃了五六次傳統挑花圖案比賽。然而,我發現每一次的比賽都只是那幾十種圖案在重復臨摹,最精美的挑花圖案在當地已經消失了。”
值得慶幸的是,老后在30多年里收集到了花瑤挑花的傳統圖案近2000幀,為這項璀璨的民間藝術留下了光鮮真實的歷史身影。
停不下來的事業
老后是個有故事的人。他一張嘴,一個個鮮活的民間文化故事就蹦了出來,讓人聽得入迷。
他透露,最近正在編寫《詭秘的梅山文化》一書。為了深入了解梅山文化,他攜老伴朱春英持續6年生活在偏遠閉塞的山鄉,跟蹤考察古老的梅山文化中各類詭秘怪異的法事。有一回,凌晨4點,為跟從法師到山里去捉“鬼”,他摔倒在冰冷的水溝里而折斷了一根肋骨。
“多年艱難的考察采訪歷程,又是一個個不斷碰壁的遭遇,因為法師帶學徒都只帶本姓,其法事套路及手抄經書都秘不外傳。6年間,我憑借‘磨’功,相繼采訪了近200位法師,硬是成為了他們的知心朋友,最近我又有了重大突破,原本經書上記載的神秘的72手訣,我竟挖掘到了228手訣。”老后表示,他已成為唯一個完整收集到瀕臨失傳的梅山絕藝—二百多套神秘“手訣”的人。在這本書中,他不僅將拍攝的奇異的手訣造型收錄進來,還對手訣進行文字注解。
為了避開都市的喧鬧與繁囂,靜下心來趕寫這本書稿,老后在隆回一個海拔1400米的高山小寺廟里一呆就是幾個月。記者粗略數了一下他搬出的厚厚一疊資料,足足有十本,里面所拍攝的圖片都是晦澀難懂的經文。
“編這本書的任務很重,這么多資料,我要細細讀、慢慢看,不懂的字也要查閱相關資料。必須‘耐得煩’。這本書是馮驥才先生親自交給我的任務,我一定要好好完成它。”
老后總是有做不完的事情。他說:“我的手頭還有大量寶貴資料亟須整理出來。現在我的年紀也大了,得抓緊時間去做這些事。萬一哪天我不在了,也許它們就真的永遠消失了。”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
相關新聞
北汽院青春團南水北調先進人物尋訪宣
學子邀請民間藝人在市人民廣場開展學
學子南水北調先進人物宣講
愛心行動
成都彭州市仁愛志愿者:第一批40余噸
新雷鋒青年志愿者協會:結核宣傳落實
新灣鎮志愿者應急救援隊:暴雪“五必
湖北武當山消防救援大隊筑牢冬季“防
一元罐愛孩子成長
退休教師連續9年免費開辦暑期班 關
白色的“金絲帶”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志愿維
共
0
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公益訪談
公益中國網創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進一步
【SRC·2022】公益中國網負責人曹勝利:公益,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負責任的企業
【SRC·2022】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SRC·2022】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
【SRC·2022】全球報告倡議組織董事呂建中:低
【SRC·2022】原農業部副部長劉堅:勇擔社會責
聾人律師譚婷:讓法治之光點亮無聲世界
董強:社會組織進入鄉村服務鄉村迎來時代機遇
金錦萍:互聯網公益的共生共創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