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車哥”嚴家滿(后排右一)和捐助的學生在一起
在把徒步募捐得來的4.44萬元,捐給貴州貧困小學生后,硚口區漢水橋街阮家臺社區居民、“板車哥”嚴家滿,坐了20多個小時的火車回到了武漢。“身體有點累,但是心里很高興。”嚴家滿說。
前年,網絡上曝出一組漢正街“板車哥”嚴家滿的照片,引來無數網友追捧。由于嚴家滿平時也經常做好事,樂于助人、見義勇為,去年,中央文明辦授予嚴家滿“中國好人”榮譽證書。
“現在,我的兩個孩子都大學畢業了,沒什么經濟負擔了。”嚴家滿說,但在以前,為了籌集孩子的學費,他也曾四處碰壁,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得到別人的幫助,這讓他一直心懷感恩。去年,嚴家滿在電視上看到貴州省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困難的報道,當時他就暗自決定,一定要想辦法幫幫這些孩子,“就當我回報社會吧。”
今年2月28日,48歲的嚴家滿拉著自己的“老搭檔”板車上了路。他給板車加裝了車棚,印上他的照片和一段文字,呼吁好心人關心貧困孩子。他計劃徒步向北走,向沿途的居民募集善款。至8月30日,嚴家滿走過了孝感、駐馬店、漯河、許昌、鄭州、邢臺、邯鄲、衡水、滄州、唐山、承德等鄂豫冀三省21座城市,走破了5雙球鞋,更換過3次車胎、2對鋼圈,最終募集了4.44萬元善款。
“這一路走來并不容易。”嚴家滿說,為節約開銷,他幾乎每餐都吃饅頭、咸菜,睡覺則在板車上。入夏以后,沿路蚊蟲太多,他還總結出規律:一般凌晨三四點后,蚊子會比較少,所以他就在四點以后再睡覺,前半晚則繼續趕路。遇到城鎮,他便到當地人流密集地擺攤募捐。
盡管徒步募捐條件惡劣,但嚴家滿卻感到溫暖:“由于沿途有新聞媒體的報道,不少人都認識我,熱情地幫助我。”嚴家滿回憶,河北滄州一位40多歲的女士,看到他吃發霉的饅頭后,連忙送來20多個肉包子。在河北邢臺,當地的一家愛心團隊免費給他提供了食宿,并幫助他一起募捐。
9月初,嚴家滿帶著沿途好心人捐助的善款回到武漢后,找到硚口區漢水橋街道辦,希望捐助貧困學生。經過街道辦聯絡后,嚴家滿專程趕往貴州省黃平縣舊州鎮,給當地48名小學生每人捐助500元現金,并送去新書包200個、鉛筆100把、修正帶200個、飯盒200個,以及籃球、足球、羽毛球拍、跳繩等若干。“4.44萬元,都花在了孩子們身上。”嚴家滿說。
“這次募捐,幫助了不少貧困學生,很有意義。”嚴家滿告訴記者,他準備繼續自己的板車之旅,南下廣州再為貧困學生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