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辛柏青談公益觀
2015-04-01來源:中國青年報
 辛柏青:做公益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

  3月28日,作為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回家的希望”項目的愛心大使,知名演員辛柏青來到貴州六盤水,專程向貴州省打拐被解救兒童發放了救助金。一到這種場合,他就發愁不知道上臺該說些什么,“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以前只能說起到了一定的榜樣作用,除此之外沒有更多實質性的內容。所以這次,不管多忙,我都要自己去看看,做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實事。”辛柏青說,做公益必須要有實實在在的東西,光喊口號肯定是不行的。

  27日晚,先是從正在錄制電視綜藝節目的上海飛貴陽,下了飛機還有3個多小時的車程,趕上雨天路滑車慢,到達六盤水已經第二天凌晨兩點多了。加上要早起,幾乎一夜沒睡。但兩天后坐在北京某酒店大堂面對中國青年報記者時,辛柏青還在慶幸在自己的堅持下沒有錯過這次機會,“太有收獲了,這次真的沒白去”。

  走近被解救的兒童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孩子被拐賣,為什么那么多拐賣事件都發生在偏遠的農村和山區?這些問題辛柏青仔細地思考過,也跟打拐辦的領導交流過,原因有很多,比如經濟貧困、道德滑落、法制觀念淡漠、刑法力度不夠,還有整個社會產業結構造成的留守兒童問題,“這是一個綜合的社會問題,不可能在短時期內根除,那怎么辦?最根本的就是建立起每個人的安全意識,告訴每一個孩子要有自我安全的意識,告訴每一個爸爸媽媽要監管好自己的孩子。”辛柏青說。

  在六盤水,辛柏青認識了8歲的楊愛國。愛國兩歲時被拐賣,6歲時在河南被解救,而一同被拐賣的妹妹至今下落不明。“愛國8歲才上學前班,我的女兒6歲已經小學一年級了。我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許是被拐經歷帶來的自閉,讓他不愿走出家門接觸社會吧。我認為對受助者的幫助第一位的是心理救助”。

  兩張床,上下鋪,毯子、被子和衣服凌亂地堆在床上,一個爐子,一個柜子,此外就沒什么東西了。爸爸為了全家生計常年在外打工,媽媽生下兩個孩子后就離家出走了,因為家里太窮了,愛國家里今天仍然只有爺爺奶奶留守,一家人靠爺爺手工做一些煙袋拿到集市上去賣勉強度日。

  “我一看那煙斗做得很精細,純手工的,銅的煙袋鍋和銅的煙嘴,中間鑲著的桿是當地的一種喬本植物,拿著手感很好,麻麻的表面還有按摩作用,不抽煙的人也可以當工藝品來欣賞。”不光現場包圓了大爺的所有煙斗,辛柏青還建議他在手工煙斗上刻上自己的章,作為獨特的品牌logo,今后在中華兒慈會的淘寶公益網站出售,“最好的救助,是能讓受助者找到自食其力的信心。”辛柏青說,但也有問題,大爺不識字,寫不了發貨單,無法和淘寶網站對接,幸好中華兒慈會有志愿者可以定期上門,幫助大爺把一段時間做好的煙斗統一發到網站,賣出后再把錢打到他的賬戶上。“真是太好了,這次真的沒白去。”辛柏青說,雖然事很小,但是特別有成就感,意義也很重大。這樣的救助不是簡單地去施舍,而是真正挖掘出他們自我成長的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辛柏青發現,在一些慈善捐贈儀式上,主辦方經常會在很大的紙板上寫上捐贈的數目,然后讓受捐者和捐贈者一起抱著合影。“當然了,這是一個很好的社會正能量的傳遞,但是這對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來說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呢?如果換位思考,我們站在臺上舉著受捐的牌子,我們又會怎么想?”在辛柏青看來,對這些被解救兒童和他們的困境家庭最大的幫助是,實實在在幫他們開發自己的生存空間,而這個前提是一定要走進他們的生活。

  “反拐愛心大使”的公益夢

  辛柏青結緣公益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但不是成系統的,是粗線條的,私人的。比如說在微博上看到一個消息,一個孩子得了罕見的貧血癥,轉發完了我就想,不能光號召別人,我也得起個帶頭作用啊,就捐了款。親歷親為才有說服力嘛”。

  在辛柏青的影響下,一家人都行動起來,“公益全家總動員”經常上演。辛柏青和朱媛媛戲里戲外都是模范夫妻,恩愛令人羨慕。做公益,經常也是兩人聯手,比如參加關注乳腺健康的“粉紅絲帶健步行”大型公益活動,拍攝消防公益廣告,都是夫唱婦隨成雙成對。連岳母也有過被“派”去醫院給受捐者送錢的經歷。

  2008年汶川地震,剛拍完《中國兄弟連》的辛柏青,在自己的單位國家話劇院和劇組分別捐了款。“劇組那邊剛好有筆尾款沒結,就說直接以個人或劇組的名義捐了吧;劇院那邊是委托財務把幾個月工資湊在一起捐的。那時候做公益比較隨機隨性,現在終于找到了組織。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了。”

  “我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有貧血患兒,希望救助他,但是苦于無法核實信息,自己打了很多電話詢問,確定了實情才捐助。”辛柏青坦言,以前捐款總是帶著錢親手交到對方手里,生怕中間會有什么變數。跟中華兒慈會合作做公益,真的是很幸運的一件事,“他們正好想找一個形象正面的代言人,而我需要找到一個讓我信任的渠道和組織,讓我去實現我的公益夢想。就跟談戀愛似的,雙方一拍即合。”辛柏青說,自己當初簽約華策的時候,提的條件就是我要做公益,華策正好每年也愿意拿出很大的精力去做公益,“一切都那么順,如我所愿”。

  憑借熒屏上下“國民好男人”的形象,2014年12月辛柏青被中華兒慈會聘為“反拐愛心大使”,向公眾推廣兒童反拐常識。“我是一個父親,我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對家庭和孩子的安全特別在乎,所以就特別關注孩子走失等問題。”辛柏青說,在和中華兒慈會合作之前,自己也一直關注“隨手拍”解救流浪兒童等活動,知道有那么多孩子走失了被拐了,“我知道失去孩子對于家庭意味著什么,很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能為呼吁關注兒童安全做點事”。

  做公益一定要有強大的內心

  辛柏青認為,想要幫助別人,自己首先要健康。自己通體透亮了,才能給別人帶去光和熱,“作為演員,有人會認為做公益是作秀,說作秀也沒有關系,只要出發點是好的,即使是作秀,但有影響力,推動更多人參與了,也沒有什么關系”。

  辛柏青印象中有那么一次,自己轉發過一個呼吁救助白血病兒童的微博,之后看到一條評論很是刺眼,大意是說你們演員掙那么多錢,一人出點就夠了,還用得著叫大家都來捐嗎?“那時我就想,還好我做了,不管別人知不知道,我對得起自己的心,我坦然。如果自己沒做,看到這樣的評論一定特別羞愧吧”。

  辛柏青熱心公益,粉絲們也被帶動得熱血沸騰。每一次,粉絲們的愛心之舉都會讓他感慨:“也許我自己捐的錢不夠他們治病的,但我帶動的能量匯聚在一起就不可小看。”辛柏青認為,作為演員,自己不一定非要到打拐第一線。去校園參加兒童安全知識宣傳普及活動,本身也是一種傳播。“喜歡我的知道我的觀眾,就會知道我也在關注這個事。要說公眾人物參與公益活動最大的意義,那就是能帶動更多社會大眾參與公益”。

  “做公益沒有門檻,如果一定要有,那唯一的門檻就是平等,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從施舍者的角度出發去幫助別人,那樣會給受助者帶來隱形的傷害。”辛柏青說,你帶著什么目的去幫助別人,被幫助的人是會有感知的,“但做到真正的平等是非常困難的,我自己也是在嘗試和努力”。

  2015年1月11日,中華兒慈會五周年慶典暨感恩會上,辛柏青獲得“公益人物獎”。站在領獎臺上,辛柏青感受著公益帶給他的榮耀和責任。

  “其實,做公益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收獲遠比你付出的要多。”辛柏青說,付出的可能就是一些時間、精力和金錢,但是從中收獲到的精神層面的愉悅是不可代替的。“比如你看了一部好電影,感覺特別高興,或者吃了一頓美食,覺得非常舒心,拍戲掙錢了很得意,但那都不一樣,那是物質刺激給你的,很短暫,而做公益是心底里自然產生的愉悅感,會一直在你心里,穩穩的,就像一個背景音樂一樣,不管你在做什么,它永遠都在那里,一想起來都會由衷地微笑,真的特別享受。”辛柏青說。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