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連平一家三口
公益的魔力有多大?只為堅持心中的理想,一個大學一畢業就投身公益事業中,另一個則辭掉工作,跟著丈夫一起做公益。在別人眼里,馬連平、孔蓉香這對85后夫妻有點另類,不過,他倆卻無怨無悔,還創建了愛心傳遞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目前,每年受到他倆幫扶的青少年達上萬人。
公益路上結識另一半
馬連平出生于1987年,他回憶,一開始是偶然接觸公益的,2006年剛上大學,他參加了一次到養老院做志愿者的活動。“當時就覺得,幫助別人原來可以這么開心,所以接下來就確定了自己今后的目標,就是做好事幫助別人。”此后,馬連平就開始組織各項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動。
最令馬連平難以忘懷的,是2010年玉樹地震時的經歷。“當時我募集了一萬多元的捐款跑到災區,本想幫些忙就回來。結果看到一個帳篷學校,我就呆了下來。救助傷員、搭建板房、給災區孩子上課,呆了兩年。”馬連平說。
而這次經歷,也讓馬連平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另一半—出生于1988年的孔蓉香。“她是我初中同學,得知我在參與玉樹救災,她特別感動,直接辭掉了在蘇州的工作跑來了。”馬連平一臉幸福地回憶。去年,他們還被評為江蘇“最美家庭”,現在,兩個人的寶寶已經15個月大。
希望更多人加入
2006年底,馬連平成立了愛心傳遞社會工作服務中心,2013年正式注冊。據馬連平介紹,目前,愛心傳遞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工作包括好幾個項目,如希望來吧、山區支教、潤物獎學金、助學、圓夢之旅、關愛農民工等,志愿者有近千名。“現在我們的目標群體主要是6到12歲的青少年,主要是外來務工子弟、困難家庭孩子、城市低保戶孩子以及留守兒童等,給他們提供獎學金、支教課程、大病救助和幫扶以及物資捐贈等。每年累計幫扶的人數上萬。”接下來,馬連平還計劃成立一個公益社團聯合會,“把更多的公益資源聚合在一起,分散到各個需要幫助的領域,實現點對點幫扶。”
馬連平說,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很多,他們的公益團隊也正在擴大,希望更多的人加入他們的愛心團隊,“現在我們的愛心傳遞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正在招募志愿者,也提供一些實習崗位,主要從事青少年社工事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