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每天都是這樣單腿“跳”著去上學。 常寧宣傳部供圖 攝
李成單腿“跳”著去學校。
早上5點40分,東方微明,湖南常寧市柏坊鎮袁益村一片靜謐。15歲的獨腿男孩李成,已經開始沿著崎嶇的山路,用他僅有的左腿向前“跳”行,一步、二 步、三步…… 兩歲時,李成因車禍失去右腿。但這位堅強的少年沒有被不幸打敗,從四年級起,他單腿“跳”著求學,風雨無阻,從未缺課或遲到。
近日,衡陽市“五四”慶祝大會暨青年創業圓夢行動(第三季)活動中,李成作為身殘志堅的典型被重點推介。
求學路上,他“跳”行3000多公里
“你有決心讀完嗎?”“有,請校長相信我!”
這是2013年9月1日,常寧市柏坊鎮中學校長譚國新和李成的第一次對話。對于這個“特殊”的學生,譚國新起初有著太多的擔心與猶豫:“每天能安全準時上下學嗎?”“會不會吃不了苦而半途而廢?”
可李成急切的求學之心和無比堅毅的眼神,讓譚校長決定讓他試試。
當時初一年級共分五個班,李成抽簽被分的班級恰巧在教學樓三樓??紤]李成上下樓不方便,譚國新和班主任鄭老師都勸說他調換至教室在一樓的班級。
不料李成卻一口回絕:“沒關系,我可以的。這樣每天上下樓,還可以得到鍛煉,讓我的‘左腿’更強!”
零缺課、零遲到,這是一直堅持走讀的李成的出勤記錄。這對于身體正常的學生而言尚屬不易,而對李成這樣獨腿“跳”著來上學的少年,背后要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
李成的家離學校單程有三公里,為了準時趕到學校,他必須每天早上5點40分就從家里出發。幾年求學路,他至少“跳”行了3000公里。
遇上下雨天,他打傘不方便,便只能任由雨水拍打。下雪天路滑,他便小心翼翼的跳一步歇一下,摔倒了掙扎爬起來繼續往前“跳”。
李成的獨立與自強,讓班主任鄭老師欣慰的同時特別心疼。但李成反而安慰鄭老師:“沒關系,我早就習慣了。農村孩子沒那么嬌氣!”
兩歲時,李成的媽媽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沒多久,他便因車禍,失去右腿。為了一家的生計,父親長期在外干苦力,一年也只有近2萬元收入。李成只能與70歲高齡的奶奶相依為命。
“一條腿沒了,還有另外一條。現實已經這樣,我必須面對!”李成7歲便學會踩著凳子自己做飯,學會自己洗衣服,學會給生病的奶奶端水喂藥。
吃苦不算啥!勇敢男孩笑對人生
李成的班主任鄭老師說,她最初安排同學幫李成打飯,護送李成上下學,但均被他拒絕。“他自尊心特別強,不想給老師和同學添任何麻煩,更不愿被特別照顧”。
他的樂觀與堅強,讓一些同學從最初的憐憫變成由衷的敬佩,繼而彼此成為好伙伴。他的同班同學呂子豪說,李成的生活雖然艱苦,但卻十分自信樂觀,從未有過任何抱怨。
“這或許和他喜歡讀書有關系,他從書籍中學會了堅強與樂觀!”呂子豪說,李成特別喜歡閱讀文學、偵探類的書籍,家里條件不好沒錢買,他便找同學們借。有時周末,他會特意跑到柏坊鎮圖書室看書,一待便是一天。
中考即近。李成告訴筆者,他已經決定去常寧市職業高中學習計算機維修,“這樣可以早點讓奶奶和爸爸輕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