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連續(xù)兩年,你都為防艾公益推出單曲,你想透過演唱傳遞些什么呢?
A:我是一個歌手,很幸運有很多舞臺唱歌,而當我站到舞臺上,有很多人可以關注到我。我希望我在唱歌的時候,借著大家關注的力量,能夠把愛和公益同時散發(fā)出去。我覺得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去年的《寵愛》和今年的《接近無限溫暖的你》,我打心眼里認為都是非常好聽的慢歌,希望通過它們傳遞一些正能量,讓大家聽到音樂就可以想到背后的公益故事。
Q:作為淡藍公益形象大使,參與防艾活動帶給你哪些思考?
A:愛不分性別,我身邊也有同志朋友,這很正常。但是參與淡藍的活動后,聽到很多人感染艾滋,有的甚至年齡蠻小的,才14歲,心里很不舒服。如果我們能早早了解相關知識,提早做準備,就不會出現(xiàn)一些不堪想象的結果。我也希望自己能多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可以告訴身邊的朋友、家人和公眾,消除歧視和冷漠的態(tài)度,不要身邊的人得了艾滋病就把他們當魔鬼一樣。同時也希望感染者能積極配合治療,我相信這個世界還是很溫暖的。
Q:還記得第一次參加公益是什么時候?
A:汶川地震發(fā)生時,我還在念初中,當時學校號召大家捐款。之前正好有機會跳街舞,賺到一點錢,捐了兩百塊。錢沒有多少,但是代表著自己的一份力量。當時覺得很沉痛,但沒有身臨其境,還是很難體會遇難家屬的痛。后來隨著父親的離開,也慢慢看到世界上其他災難,越來越覺得,很多人不僅需要經濟上的支持,精神上的支持也很重要。
低迷不振時,人很容易走入死角。所以我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鼓勵遭遇災害或者病痛的人們。人要有一個希望,這很重要。
Q:你自己處于低谷時,是用什么方式走出來的?
A:我的方式就是轉移目標。父親去世時我非常痛苦,正值高考前一個禮拜,只能不斷備戰(zhàn)來麻痹自己。以前覺得這是不可能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經歷,換句話說,其實每個人都不太相信自己會遭受痛苦,比如天津的爆炸事件,但是希望大家可以振作。比起痛苦,振作更值得我們去追求,去面對。
Q:你曾說自己有一個“音樂大篷車”的夢想,未來有沒有考慮從興趣方面發(fā)起公益行動?
A:“音樂大篷車”的夢想是和很多愛音樂的年輕人,一起唱歌,隨心所欲做自己的音樂。之前推出“90后力量”音樂計劃,看到夢想的實現(xiàn),很幸福。
在公益方面,感覺要做的話可能不光是唱歌,要很好玩,也能帶動大家一起參與。比如我參加過一個“正能吧!卡路里”活動,你每天行走消耗的卡路里,商家可以換算成錢捐給壹基金。這個活動其實很簡單,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很有趣,不會讓人覺得死板、枯燥,未來我會考慮做這樣的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