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我們要抓緊解決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尤其要切實做好就業、社保、醫療、安全生產等工作;同時,今年國家將適當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同時,加快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切實保證各項社會保險金的及時支付。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搞好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工作,擴大試點范圍;改革養老金計發辦法,建立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提高各類所有制企業的參保率,統一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辦法,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加大社會保險費征繳和基金監管力度,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障基金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從2006年起,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將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長期以來備受關注的養老保險問題再次成為社會焦點。
財政部養老保障處負責人27日說,按照國務院日前發布的《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精神,改革后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發放,將以參保繳費年限為基礎,以計發基數、計發比例和計發月數調整為重點,以建立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為出發點,以保障參保人員的養老保險權益為目標,采取“新人新制度、老人老辦法、中人逐步過渡”的方式來設計。
這位負責人在就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有關問題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說,計發辦法是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關鍵環節,涉及廣大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改革后新的計發辦法,更好地體現了參保繳費“多繳就能多得”的激勵約束機制。按照新辦法,參保人員每多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增發一個百分點,上不封頂。
先看“新人”。《決定》實施后參加工作的參保人員屬于“新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退休后將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與繳費年限的長短、繳費基數的高低、退休時間的早晚直接掛鉤。他們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再說“中人”。1997年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決定》實施后退休的參保人員屬于“中人”。由于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后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鑒于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改革的關鍵是解決好“中人”的過渡問題,為保證改革的順利推進,《決定》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政策平穩過渡等原則,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過渡辦法。
最后看“老人”。《決定》實施前已經離退休的參保人員屬于“老人”,他們仍然按照國家原來的規定發給基本養老金,同時隨國家基本養老金調整政策規定而增加養老保險待遇。
這位負責人說,隨著人口老齡化、就業方式多樣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現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逐漸顯現出一些與社會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今后五至十年更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關鍵時期。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于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轉自中國養老金網】